我家有个逆反的儿子

乐清网_成长_逆反_ 2010-07-29 转载自:乐清网

  妈妈的烦恼:逆反的儿子

  在儿子的教育上,我一直头疼不已。虽然他只有8岁,可是已经有着中学生的叛逆,非常不听话。我让他收拾玩具,他不收,我生气说“扔了它”,他说“随你便”,完全不在乎。做任何事情都磨磨蹭蹭,跟他讲规矩,他还问我“为什么?”我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他,最后直到我怒火冲天,教训他一顿,一打立马奏效,但是随后,还是没有改进,依然我行我素。

  解惑:清晰的语言、相应的行动,帮助孩子学习规则

  这是很多家庭中经常发生的情景,父母提出要求,孩子以各种借口推三阻四,或者嘴上答应身体不动,父母教育、劝说、呵斥后,最终“火山”爆发,狠狠给孩子一顿惩罚。下一次当父母再提出要求时,孩子又开始了,父母又发怒……如此反复循环,我们称之为“家庭循环剧”。

  由于父母对孩子无效的限制、失败的沟通和问题解决导致了冲突的逐步升级。那么,该怎么办呢?

  首先,不赞成体罚。

  虽然很多父母总认为这是既快又有效的解决方法,但是这种身体的处罚虽然一时有效,可是孩子很快就会忘记,结果可能又会故态复萌,造成恶性循环,父母越打孩子越皮,导致更糟糕的亲子关系。

  其次,要理解孩子是如何学习规则的。

  他们通过清晰的语言和相应的行动来学习规则。

  父母要传递给孩子清晰的要求和对某个行为的期望,而不是模糊的感受或者批评。

  这时,孩子会去尝试你所给的这个限制,你到底是认真的,还是说说而已。

  在“家庭循环剧”里,父母给出的都是“弱限制”,说“不”意味着“是”,或者是“可能”。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愿望、应该、希望;重复和提醒;说教;不理会错误的行为;不清晰的指导;讨价还价;争吵和辩论;贿赂和特殊奖励等。

  比如“我希望你抓紧点”“你最好端正姿势”“该洗澡了,好不好?”所给出的限制包含了很多混乱的信息,口头信息看似是“停止”,但是行动信息传达的却是“不停止也可以”。

  而强限制说“不”就是真“不”。强限制有五个要点:

  1.传递信息的焦点是集中在行为上,而不是孩子的态度、价值观或感情上;

  2.语言直接而且具体;

  3.使用正常的语调,不带情绪;

  4.在必要时要说明行为后果;

  5.用行动支持语言。

  比如“别顶嘴”“把脚从沙发上放下”“出去玩前把积木收起来放到盒子里”“5点30分前回家”“要么遵守规则,要么玩别的,你选哪一个”“把电视机关小点,不然你只好不看”……

  除了清晰的语言信号外,还要给予相应的行动信号,比如对顶嘴的孩子实行限时后果法;如果孩子硬要在床上吃冰棍,就拿走冰棍;孩子不收拾积木,就取消一周玩积木的权利;对于不能按时回家的孩子缩短出去玩的时间等。

今日热点:
  恋母情结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相反,恋母情结对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如果男孩不恋母,将来就不知道应该找什么样的对象,严重的会导致同性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