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听力减退的几种病因
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各类耳科炎症性,以及对此类疾病治疗不当是导致儿童的首要病因。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为儿童所常见,感冒着凉后往往随着感冒同步或随后出现,缘自细菌、等直接通过咽鼓管逆行侵入中耳腔引起中耳腔粘膜炎症,也会由于炎症导致的咽鼓管咽口肿胀阻碍中耳腔正常气体交换而加重症状。表现为耳内疼痛,涨闷、阻塞,听力下降,呈现为轻度的传导性。但如症状轻微则往往被感冒、疼痛等症状所掩盖。此时可以观察到鼓膜充血,甚至外耳道充血;随即中耳腔积脓形成,压力达到最大,疼痛也最为显著,鼓膜在压力及侵蚀下穿孔,脓液排除,疼痛随即缓解。此时就诊的患儿最多,可见,多数穿孔面积不大,仍有脓液溢出。听力可呈现轻度至中度的传导性耳聋。一部分患儿可在数日至数周内不经任何治疗而痊愈,听力也自然恢复。大部分患儿可经抗炎治疗而痊愈,不留后遗症。但也有一部分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患儿经各种方法治疗仍不能控制炎症,流脓不断,形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一部分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患儿随经各种方法治疗但仍不能控制炎症,流脓不断,反复发作,形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3、混合性耳聋
这种情况下听力损失不断加重,这是和中耳炎症自身的特点密切相关的:中耳结构细微,且腔隙众多,黏膜受破坏后恢复困难。再加之能够进入中耳的血管和本来就很少,这就形成了一般治疗方法中物难于到达、奏效的普遍现象。如果炎症久治不愈,时间久了会形成混合性耳聋,特点是既有炎症期的高压力、脓液侵蚀对中耳传音结构的破坏导致,也有炎症产物、毒素等对内耳感音器官的侵害。
混合性耳聋治疗不得当,可能出现如下的恶性反复:
炎症刺激→疤痕组织增生→听骨溶解或粘连→停药后症状又发作。
此时治疗原则应是活血消炎,防治溶解疤痕纤维粘连,恢复听力。如常年不能控制炎症,则听力损失不断加重,形成严重的混合性耳聋。
4、渗出性中耳炎
如上述诱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致病因素毒性不强或孩子自身抵抗力旺盛,可以对抗这些病毒细菌等,却不能将其完全消灭,但这些病毒或细菌毒素可引起中耳内和咽鼓管内粘膜细胞变态,而出现细胞内液体渗出,不是象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那样流脓淌水的症状表现,在治疗间断等不得处理的情况下,往往会形成各类非化脓性的急、慢性卡他性中耳炎,或渗出性中耳炎。
渗出性中耳炎有类似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以及前期表现,但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脓液流出,鼓膜不穿孔,疼痛不显著,但闷胀感明显。其最大的特点是中耳腔内出现或多或少的渗出液体。大部分情况下渗出液内不含细菌或少病菌,因此不引发化脓,渗出液早期往往是细胞液渗出而形成,后期则成分变得复杂。发病前期及中期对听力的主要影响是渗出液体阻滞了听骨链等传音结构对声音的传导,但对耳蜗仍无影响,此时表现为单纯的传导性聋,骨、气导(编者注:为纯音听力中的两个不同测试途径得到的数值,所谓气导就是声音以声波形式通过外耳-中耳-内耳传导接收识别声音的能力;所谓骨导就是声音直接通过颅骨-内耳识别声音的能力;通过两者差异可判定被测者声音传导中的异常)之间可见显著的水平的差异,大多在10-25分贝。后期则因渗出液影响中耳粘膜的气体交换以及内毒素对耳蜗的影响使感音能力下降,而出现混合性耳聋。
上述两种炎症性疾病需家长对其发病原因,主要症状有一大致了解。我们在此病的治疗上主张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防止听力损害的发生。控制细胞变态反应、阻断液体的继续渗出、恢复变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是治疗本病的三个环节步骤。
5、腺样体肥大
一部分患儿(其中以肥胖儿,易感冒儿居多)会在2岁左右开始出现睡觉时打鼾,鼻塞,流涕等症状,随即出现渐进的听力减退的现象,却往往不被家长所重视,也有会被肥胖、睡姿不良、感冒、等病因所迷惑而忽视了此阶段儿童比较常见的又一重要致聋因素----腺样体肥大。腺样于咽后部,为一淋巴结,出生即有。在2岁左右开始发育,并持续到6岁左右;7、8岁时开始萎缩,成人后只留有痕迹(也有成人腺样体肥大者,比较少见)。在鼻腔分泌物,脓液或急慢性咽喉炎症的反复刺激下会逐步增生,体积变大,(多数同慢性扁桃体炎同时存在)直至影响呼吸,出现打鼾现象,慢性鼻炎患着也会由此导致鼻通气更为不良。咽鼓管咽口比邻腺样体,如腺样体过度增生则会压迫咽鼓管咽口导致中耳通气不良,引发渗出性中耳炎。这种现象极为常见,但往往由于初诊医生不具备相关的专科知识或经验,或检查设备不足而导致不能确诊或误诊。此病初期往往以耳闷为主,并渐进性发展,往往同鼻塞,打鼾,或者感冒等等相伴出现,症状易被所掩盖而被忽视,直至影响面容或发现听力已经影响正常的交流及学习才被重视,而此时听力损失往往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对于保守消炎治疗不能控制的腺样体肥大,建议手术摘除。在主要症状消除后对听力减退对症治疗,很快就可康复。不过这里必须注意的是,渗出性中耳炎、鼓膜粘连治疗中应摈弃以往的鼓膜穿刺置管、激素治疗等传统疗法,因为他们产生的抗药性、复发率、病残率高的弊端日渐显现。美国协会等单位主导制定的《儿童及婴幼儿临床指南》对此有详细的解释说明。国内反复探讨表明,手术或药的经络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西医药疗法。
6、外耳道异物、外耳道鼓膜外伤
儿童生性好动,往往会发生将物体放入耳道的行为,直至不能取出才会告知家长,甚至由于惧怕家长而不能告知,就会造成异物长时间滞留于耳道或鼻腔内。异物如未全部封闭耳道,则不会影响听力,否则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传导性听力减退,这就需要接诊医生细致检查,小心处理。
异物也往往会造成鼓膜或外耳道的损伤。加上其他原因引起的外伤,处理原则如下:
对于新鲜的创面无需特殊处理,简单清创即可,但务必保持外耳道干燥,禁用滴耳药水;
如损伤范围较大可以预防性用药;
一旦因进水、治疗不得当引发继发感染,形成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则会对听力产生损害,治疗也遵循对应原则;
对于长久不能愈合的鼓膜穿孔,可以手术修补。
如外伤后随即出现反复,,则务必重视,此时可能伤及较深应去检查。分页标题#e#
7、盯聍栓塞
有家长育儿经验不足,不能及时清理儿童外耳道盯聍,久之就会形成盯聍栓塞,也是小儿比较常见的暂时性听力障碍原因之一。也有少部分盯聍量大,质地坚硬者会压迫鼓膜直接损伤中耳结构。
盯聍为外耳道皮脂腺分泌的油性物质夹杂着表皮脱落细胞形成。
盯聍因人种不同而量和质地不同,其中亚洲人常见为干性脱屑样,大多不需要特意清理,而会随着人体头部的不断运动而自行排出,但也有部分人腺体分泌量大且十分粘稠,其夹杂其他脱落物后易形成粘稠的、不易排出的胶状物质,如不能及时清理,则越积越多。其接近空气的部分干燥形成坚硬的盯聍栓子,阻塞耳道。由于人类耳朵为极为敏感的感觉器官,即便是耳道留有最微小的缝隙,只要有声波传入,就会被正常感知,一旦盯聍将耳道全部封闭则立即会感觉听力下降而就诊,家长应当先弄清楚自己以及孩子是什么样的体质(这种体质具有显著的特征),盯聍是什么样的而尝试自行清理,如果难度大,则必须去医院处理。
正常情况下,父母为儿童定期清理外耳道是防止盯聍栓塞形成的唯一方法。
8、药物因素致聋
治疗药物性耳聋的关键是要早发现、早采取措施。在听力下降、耳聋发生以前,一般会有、头晕、等症状出现,此时要及时停用可疑药物,并尽早开始治疗。
一般说开始治疗时间最多不能超过病发起半年,否则效果就很差了。治疗原则类似于神经性耳聋,使用扩张血管、营养神经的药物,通经活络对一些患者可以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9、各类病毒感染
各类病毒感染(比较常见的腮腺炎、流感、麻疹、、水痘、带状、梅毒等)也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单侧/双侧的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病毒感染对听力损害往往具有十分显著的特异性,其致病机理也不十分明了。一旦被感染就需医生和家长共同重视,及时详细检查,争分夺秒的进行治疗。也应尽量做到预防性检查。但因病毒类感染对听力的损害往往是在较为严重的主要症状所掩盖(如发热,,呕吐等等),所以发觉并不容易。
最近发现,美国15个品牌的婴儿配方奶粉中含有火箭和导弹燃料中使用的一种化学物质——高氯酸盐。该物质是一种强力甲状腺毒素,可能对胎儿和婴儿大脑发育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