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听力下降的“信号”

乐清网_成长_听力_ 2011-03-24 转载自:乐清网

  12月4日,首届学龄前、低学龄儿童听力评估及听障治疗康复国际研讨会在召开,来自美国、丹麦和国内听力学领域的听力学、科学及学专家学者共同参加。与会专家呼吁应尽快建立学龄前、低学龄儿童听力筛查机制。

  耳头颈外科主任介绍,我国目前有新生儿听力筛查,但学龄前和低学龄儿童听力筛查方面还是空白。据了解,除先天遗传和母亲在怀孕期间感染、巨细胞病毒等因素外,儿童出生后的听力损失在门诊中也占相当的比例,其中的成因很多,比如短暂的、反复发生的中耳感染;再比如,病毒或细菌会感染中枢;还有长期暴于过量的噪音中等等。

  如何

  尽早发现孩子听力受损?

  中国每年新增2.3万听力残疾患儿,在0~6岁听力残疾人中,70%以上并有言语残疾。专家呼吁学龄前、低学龄儿童尽快纳入听力普查范畴,家长也应留意婴儿“信号”,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

  如何能尽早发现孩子听力受损?除了带婴儿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或大型耳鼻喉科进听力检查外,家长也承担着极重要的责任,因为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也应该最早发现孩子有听力损害的信号。

  妈妈可以注意一下,如果3个月以下的孩子对于突然发生的巨响毫无反应;或者到了半岁以后孩子还不会寻找声音来源;又或者过了1岁孩子对于爸爸妈妈讲的话无法理解、叫不出“爸爸、妈妈”;甚至婴儿两岁了,还不能说两个字以上的短句。这时,就要带孩子去就医。

  对于更大些的孩子,家长应更容易发现其听力下降的蛛丝马迹。比如孩子表现出的语言障碍及就比较明显了,如:经常要求别人重复讲话;将电视机的音量调得很高;对电话铃声、门铃声无反应等。

  听力

  受损影响孩子性格

  介绍,家长往往只关注孩子所患的病本身,而忽略了这些病可能带给孩子听力的损伤,等到家长发觉了,带孩子去看病,可能却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和成人不同,儿童正处于语言学习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听力损伤不能及时纠正,会影响孩子语言学习,由聋变哑,不能很好地听和说,孩子就会表现得反应迟缓,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变得内向、甚至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