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来袭 如何克服孩子对医院的恐惧心理
下正是高峰季节,许多家长带孩子到看病,还没进诊室孩子就哇哇大哭起来,有的被强打针后哭得赤,甚至发生、憋气。尤其是8个月至4岁的幼儿,因为自我意识开始萌发,比其他年龄段孩子更易表现出和。那么应该如何有效减轻孩子对医院的恐惧心理呢?
名词解释:恐惧心理
恐惧,是一种人类及生物心理活动状态;通常称为情绪的一种。恐惧是因为周围有不可预料不可确定的因素而导致的无所适从的心理或生理的一种强烈反应,是只有人与生物才有的一种特有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恐惧是一种有机体企图摆、逃避某种情景而又无能为力的情绪体验。
而对于孩子,他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某些人物、事物、情景产生恐惧,时间长了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害怕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来自于医生那张严肃的脸,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对针筒的恐惧感,来自父母在无意中曾经对孩子的“吓唬”。孩子一旦产生了恐惧心理,不仅会影响孩子身体的康复,严重者甚至加重孩子的病情。所以,父母应该积极地为减少孩子的恐惧心理而努力。
带孩子看病 家长要先做好心理功课
要让孩子了解看病的过程。多数家长因为担心孩子害怕,带孩子看病前尽量避免和孩子谈论看病的任何情景,然后突然把孩子带到一个他们完全不了解的陌生环境中。
看病时要关注孩子的感受。许多家长将孩子带到医院诊室后,面对孩子的哭闹视若无睹,有的甚至会责骂孩子。其实孩子也需要充分尊重,希望被关注来解除内心的不安全感。这时的家长就应该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安慰孩子,或者再通过拥抱等,让她获得安全感。
不要欺骗孩子“打针不疼”。带孩子就诊时不少家长喜欢欺骗孩子。比如明明要打针,嘴里却说:“不打针,我们不打针”,结果却把孩子一把按住,让孩子扎针。或者对孩子说:“打针不疼,打针不疼。”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后,孩子对家长、医生的依从性就会越来越差,不仅奋力挣扎,有的还会由于哭叫过度出现憋气,。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家长如实告诉孩子要如何治疗,而且态度坚决。孩子尽管一开始有些哭闹,但他们发现不得不接受这个结果的时候,会逐渐平静下来。
具体措施:
(1)尽可能为孩子选择一个态度亲切、有爱心的医生:医生温和的话语、亲切的笑容在一定程度上能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
(2)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果让孩子带着心爱的玩具去诊所,或在医生给孩子看病的过程中,再取出随身携带的玩具给孩子,会将其注意力转移到玩具上。
(3)父母要表现得镇静:绝不能显出紧张的情绪,以免传染给孩子。
(4)借助于游戏:父母可以和孩子玩“医生与病人”的游戏,让孩子从游戏中了解医生在做什么、什么样的病必须看医生等,从而消除孩子的恐惧感。让孩子通过游戏明白“良药苦口”,为了让病情好转,有些药会是苦的,打针当然也会痛,但这是治疗的必然过程。
(5)鼓励孩子的勇气:要相信孩子的勇气,鼓励孩子勇敢地去面对。同时,也可以通过树立榜样,如赞扬医院中表现比较好的小朋友来激发孩子信心与勇气。
(6)家长要“以身作则”:如果家长看医生的时候,都小心害怕,对医生采取“不合作态度”,那么,孩子也会像你一样。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