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原生家庭不敢恋爱结婚,该怎么办?

乐清网_婚恋_关系维护_ 2024-02-04 转载自:乐清网

  原生家庭给很多人带来很大的影响,用一句话概括即是: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医生,而不幸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很多人纵然长大了也因为原生家庭的原因不敢恋爱结婚,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其实,我们很多人对原生家庭的理解存在误区。

  去年火了一部关于原生家庭的电影《何以为家》,影片中小男孩赞恩在法庭控告他的父母,生而不养。

  于这对父母而言,女孩是被贩卖的商品,男生是负责养家糊口的工具。

  他的童年只记得暴力、侮辱和殴打。

  在我看来,在一个充满战乱的国家,人的尊严、人权、良知都被泯灭的情况下,除了小男孩赞恩,我不知道还有多少儿童的人性被扭曲,被彻底异化。

  最后,在他们身上浮现出的他们父母的样子。

  同样的不幸童年,发生在另一个主角身上,结果更加悲惨。

  影片《小丑》中,男主得了“笑病”,一种由于脑损伤而导致的神经系统失调的疾病。

  导致这种病的原因是,他小时候时常遭受养母虐待。

  男主也正是因为这种童年虐待,长大的过程中一路黑化,直至成为反社会人格。

  如果原生家庭不是我们理想的样子,该如何克服?

  其实,不管原生家庭怎么样,都避免不了成为很多人甩锅的对象。

  之前在豆瓣看到这样一个话题:你从父母的婚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浏览量达1000W+,评论区高赞回答竟然是“不要结婚”。

  这种婚姻观简直...

  是,父母的生活、婚姻等等或许会有一些问题,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也有很多美好的东西。

  我们不能总放大问题,却忽略应该相信的美好。

  童年阴影、人格缺陷、恐婚恐育,也许是原生家庭遗留下的问题。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想办法解决它,而非无限放大。

  比如,恐婚恐育。

  我们完全可以在自己还未遇到那个理想的伴侣的时候,还未准备好结婚心态的时候,去试着让自己独处。

  独处过程中,试着找到自己迟迟为准备好的原因,然后给自己时间,慢慢去解决它。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一个人过去越缺少什么,在后面的日子就会拼命要什么。

  你仍然可以重建自己的新生家庭,就像许知远说,人是非常有弹性的动物,当他意识到痛苦之后,他会重新思考自己的问题和困境。

  还记得罗振宇在采访中的说过的一句话吗?

  看过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之后,我第一次看到了知识的魅力,知识第一次喂养了我。

  可能你的身体虽然不长了,但是你的精神一直在长个儿。

  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三纲五常,忠孝悌义,君臣父子,克己复礼。

  我们的文化不允许我们说“长辈不对”如此大逆不道之言,所以中国人完全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几乎不可能。

  如果想尽可能地摆脱,或许你可以选择像梭罗在《瓦尔登湖》说的那样,人只有在举目无亲的远方才能够真诚地活着。

  有的人底牌漂亮,却打了一辈子烂牌,有的人底牌很烂,却用尽一生打的漂亮,这就是牛逼的人生。

  英雄不问出处,人生就是如此。

  好了,今天就讲这么多。

  关于原生家庭,我们不能怪罪,只能自我救赎,让自己给下一代一个好的生长环境。所以,先自我救赎,再恋爱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