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问答深入了解“家暴”及其对策
我们能看到受暴者身上一片一片的淤青,以此去猜想施暴者狰狞的面孔和肆意的虐打;我们看不见受暴者受限制的人生自由,于是无法想象 ta 遭受的“冷暴力”。家庭暴力,是家丑,但必须外扬,以及逃离,让“刘洲成”们无法再下毒手。
从李阳家暴案开始,家暴热点每隔一段事件总会回到我们的视野中,这次的案主是那个平时众人毫无印象,一出现就颠覆大家认知的刘洲成。深八君前天还用了极具反讽效果的标题描述这次的家暴事件:《别看我很娘,把打老婆打到流产时超MAN!》。
家暴男令人发指,但社会舆论压力却压制不住这种行为,家暴新闻层出不穷,在新的《反家暴法》下我们要如何识别家暴,帮助受害者呢?友心人的小伙伴征集并回答了以下 10 个很实用的问题。
PS:我们相信语言是有力量的,在选用幸存者、受暴者还是受害者中的哪一个称呼这一点上存在不同看法,最后选择了“受害者”一词便于大家理解;但“受暴者”更加凸显了家暴行为中的暴力,提醒大家对暴力零容忍的态度;而“幸存者”则强调在遭遇了如此不幸经历后还依然生存着的情况,赋予幸存者力量。
① 只有“打”算家暴吗?还有其他什么行为吗?
根据 2016 年 3 月 1 日通过的反家暴法中的第一章第二条定义:
“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家庭暴力不仅仅指身体暴力,还包括:精神暴力、性暴力、经济控制。
家庭暴力也不局限在夫妻、子女等家庭成员之间,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也叫家庭暴力。
身体暴力
身体暴力是最常见的暴力,包括所有施暴者对受暴者身体各个部位的各种攻击行为,例如殴打、捆绑、推搡、打耳光、抓头发、脚踢、用凶器攻击等等。施暴者通过各种各样的肢体暴力使受暴者产生恐惧,家暴不一定是暴力攻击,但暴力攻击一定是家暴。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精神暴力
施暴者通过使用语言侮辱、谩骂、威胁、恐吓、贬损、指责受暴者。施暴者侮辱、谩骂受暴者,使受害者产生自我贬损等反应;威胁和恐吓使受害者不敢离开施暴者,时常涉及孩子、财产、家人、隐私安全等各方面;精神暴力还包括“冷暴力”(长期不理睬对方)、不肯离婚、限制受害者工作、行动或与外界联系,甚至干扰其睡眠饮食等。
在经受精神暴力的受害者有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在遭受虐待,作家兼艺术家希拉?凯勒用推特标签 #也许他没有打你# 公开分享了她和她周围的女人遭受精神虐待的经历。
例如:
#他也许没有打你 但是他把你和其他女人作比较,挑剔你的身材并且不断告诉你,你为他做的不够多#
#他也许没有打你 但是他让你相信你自己太烂 根本没有别人想要你#
#他也许没有打你 但是他孤立你 破坏你所有的情感联结 这样他就可以成为你的全部#
施暴者还可能通过自杀、自残等方式威胁受害者,逼其就范。通过实施心理和情感上的伤害引起受害者精神上的痛苦。
在我国的《反家暴法》中有关于精神暴力的规定,但举证确十分困难,目前的意义更多可能在于唤醒正在遭遇精神暴力的受害者,主动采取措施,早日远离暴力。
性暴力
施暴者强迫受害者与自己或者他人发生性关系,以受暴者感到屈辱、恐惧、抵触的方式进行(婚内/亲密关系内也会发生强奸事件,任何违背妇女主观意志强行以胁迫、殴打等手段强行与之发生性关系的都属于强奸)。
性暴力还包括残害受暴者的性器官/性别部位,例如攻击受暴者胸部、阴部等。另外,停止或敷衍性行为等隐性性暴力行为也被考虑为性暴力。
经济控制
施暴者限制或控制受害者的财产决定权和使用权,包括限制或控制受害者用钱的时间、方式、数量、限制受害者对物品、住房等的使用。受害者失去了对金钱的控制权之后,往往感到自卑,又不得不开口向对方要钱时,还可能会产生屈辱感。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又会阻碍受害者离开家的想法,陷入被控制却无法离开的循环。
《欢乐颂》里小包总的同学估计也“被家暴”了
② 被家暴的都是女性吗?
家暴受害群体还包括老人、儿童、女性(常见群体)以及男性。
在全国 2.7 亿个家庭中,25% 的女性在中遭受家暴。妇女自杀原因中,60% 是因为家庭暴力。妇女他杀原因中,家暴致死率占 40% 以上。(数据来源:长沙市妇女联合会)
家庭成员对老人和儿童的暴力经常会被人们忽视,认为打小孩很正常。而女性对男性的暴力更难发现,男性受害者通常因为颜面问题而选择默默忍受,即使说出来也不一定有人相信。
家暴不仅发生在家庭中,也发生在亲密关系中。除了发生在一男一女的异性亲密关系中,也发生在性少数的亲密关系中。家暴是一个普遍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在不同国家、不同种族/民族、不同阶级/阶层、不同信仰、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的人群中都广泛存在家庭暴力。
③ 家庭暴力只发生在家庭中吗?
不。《反家暴法》的附则第三十七条中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也就是说,发生在同居情侣之间的暴力行为也受到《反家暴法》的约束。这个定义扩大了《反家暴法》的保护范围,目前无法登记结婚的性少数群体也可依此条例上诉。
④ 同性恋之间会发生家暴行为吗?
虽然众人喜欢说同性恋纯爱画风,但是家暴在同性伴侣间也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而且性少数群体还面临特殊的情况,例如:
① 由于性少数目前面临的社会状况,受害者可能很难保护隐私,也更难离开。
② 施暴者可能威胁对方,要向对方的父母、同事、房东等替 TA “出柜”(即公开其性少数身份)。
③ 性少数群体本身已经作为一个备受污名的群体,群体本身会考虑是否要说出这些“不好的”事情,因为这可能会让大众对性少数群体产生更糟糕的印象。
④ 警察、医院、司法体系的工作人员无法理解同性恋关系、无法理解女性也会是施暴者,男性也会是受害者,使得受害者无法得到救助。
⑤ 为什么家暴者家暴完会“诚恳”认错?是精神症状控制了 ta 的行为吗?
不一定。在这里分享一个叫做家庭暴力的循环(Cycle of Domestic Violence)的理论。家暴存在一个周期,往往在发生了第 1 次之后还有第 2 次、第 3 次…… 第 N 次同样的循环:
① 不安累积(Tensions Building):两人一开始可能有细小的冲突,受害者开始感到不安、焦虑和害怕,觉得自己需要讨好施暴者。
② 暴力事件(Incident):后来暴力发生,包括情绪或者身体上的虐待,发怒、指责、恐吓等等。
③ 后悔道歉(Reconciliation):暴力发生之后施暴者往往会进行道歉,找借口,例如:“我都是因为太在乎你了,太害怕你离开了,才忍不住打了你”,甚至是责怪受害者,“如果不是你打烂了那个碗,我也不会一下子控制不住”,然后为自己辩解,说自己其实并没有那么坏,动手只是个意外。
④ “蜜月期”(Calm):再之后,施暴者会表现得特别温柔,制造很多浪漫的假象,讨好受害者,“原谅我好不好?我保证不会再打你了”,两人的关系好像又回到了热恋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受害者往往又会心软,帮对方找借口,觉得“这个男/女人还是爱我的,是因为太爱我了才一下子没控制住,以后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了”。
无论什么时候,受害者一定要明白,暴力永远是不对的,面对暴力必须零容忍,无论对方怎么找借口,怎么解释,怎么巧言令色,怎样狡猾。
所以,并不一定是精神症状控制了他,症状可能只是借口。再说了,真的有病,应该去治疗,而不是反复任其“失控”,不是么?
⑥ 是因为受暴者做错了什么才被打吗?
“被打肯定是因为她自己也有错。”
“被强奸肯定是她穿的太暴露了。”
这类言论都是在指责受害者。
在强权的逻辑里,做错活该被打,似乎是很合理的。没有被看到的是,同一个问题发生时,其实可以有很多种解决办法,沟通、隔离、甚至逃避都可以尝试,但暴力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是施暴者的发泄。
没有任何人有暴力对待他人的权力,在家庭/亲密关系中也不可容忍。
⑦ 为什么家暴的受害者们不选择离开所在的家庭?
“不是没想过走啊,那你说我去哪?去另一个城市吗?不可能离开这个地方啊,我还有小孩……没有人帮我,我很怕,很怕,但是我现在没有别的办法。”
“他把我的钱包、身份证都藏起来了,还威胁我走了就自杀/杀了我。我真的好怕,但爸妈都觉得那个疯子很好,我回家又被送回来,还会劝我不要离婚,说‘我们那里不可以有离婚这么丢脸的事情,如果你离婚,别人会怎么看我们?’”
“我后来才发现,当时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正在被家暴,知道的时候又不一定走得了。”
“只是想着再原谅 一次,可谁知道总是有下一次? ”
我们在看家暴相关的报道,或者电影电视剧的时候,总是难受又愤怒,隔几分钟可能就想说一次:都被打成这样了,还不走?啊,崩溃。但是身处在家暴环境中的受害者面临的并不只是“走,与不走”这么简单的抉择,还关乎受害者是否得到足够的支持和信心,周围有没有可以求助的人。
当“家丑”外扬之后,TA 需要面对大家会对她另眼相看,污名可能会影响她的职业或人际关系,想要维权时需要承担多大的成本等等,一系列实际且疼痛的问题。
与其追问“为什么你不选择离开所在的家庭?”,不如问“你还有什么顾虑,有没有可以支持的地方?”
安抚关心 TA ,帮 TA 梳理事件的经过,理清接下来的思路,提供陪伴和情绪上的支持,帮 TA 报警或者提供暂时的庇护,都是非常重要的。
⑧ 怎么判断自己的另一半未来是否有可能家暴?
(以下概括来自群众的智慧,并不代表一定正确)
大男子主义者被视为风险较高的群体,他们可能有各种“双标”的行为,比如自己呼朋唤友却不允许配偶和异性朋友交往;他们可能无法接受妻子的收入比自己高,而引发家庭暴力;他们可能觉得妻子就是自己的财产,想怎么样对待就怎么样对待,打骂是可以的;他们可能结婚只是为了生小孩,把女性当作生育工具,在孩子出生断奶之后就上演家暴、抢小孩、人间蒸发的戏码;他们可能打心底不明白到底什么是尊重女性、两性平等,而做出种种让人发指的行为。另外,酗酒者也被认为是更有可能做出家暴行为的群体。
⑨ 如果自己或者身边朋友被家暴,可以怎样求助?
① 及时报警,拨打110报警,公安机关应及时处理,制止家暴,并按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者就医、鉴定伤情。
② 向当地妇联求助,妇联应给予帮助、处理。
③ 向当地的社会组织(如社工机构)寻求帮助,可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咨询、法律援助、家庭关系指导等服务。
④ 向专门提供反家暴服务的社会组织求助,如源众性别发展中心反暴力热线 010-89941101 等。
⑤收集证据向法院起诉。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保护令是禁止施暴人继续施以暴力的有效措施,若施暴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训诫,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⑥ 如果朋友/自己在经历家暴后出现严重的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请(带 TA )前往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症状如下:
反复的、非自愿的进入痛苦的回忆中,反复做和创伤相关的梦;
回避和创伤事件相关的外部提示,也回避相关的痛苦记忆、思想和感觉;
警觉性增高,给人过度紧张的感觉,易激惹,注意力出现问题,出现睡眠障碍;
对自己他人和世界有放大的负性预期、负性信念,持续的负性情绪,也显得对很多活动没有兴趣
⑩ 了解更多与家暴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收集资料过程中了解到的资源:
影视剧:《大小谎言》、《房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国反家暴纪实》
TED talk:《Why Domestic Violence Victims Don't Leave(为什么家暴受害者没有离开)》
微博:@橙雨伞公益、@反家暴公益科普小组、@源众反暴力热线
书籍:《和家暴创伤说“再见”:原生家庭中承受暴力者团体辅导方案》、《拒绝家庭暴力 创建和谐家庭》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冯远征和梅婷出色的演绎给很多人留下了童年阴影,但要知道,我们能靠时间淡化的阴影,却是有的人每天真实面临的恐惧和危险。愿正在经历这些的人可以早日从台词中领悟:
“不是任何障碍我们都能克服的。”
“忍让和迁就是不能感化一个心理扭曲的人的。迁就只能使暴力不断升级,让暴力成为一种习惯。”
“远离暴力,这是你唯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