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疹症状及治疗

乐清网_儿科_传染病_ 2011-05-25 转载自:乐清网

  正常情况下,对小儿麻疹患儿护理得好,7-10天后就可以痊愈;如果护理不当,就会并发肺炎、心衰、脑炎、喉炎等严重并发症。

  小儿麻疹的症状都有哪些?

  因麻疹也属于呼吸道疾病,故一般感冒发烧的症状都会有,除此之外还有其特定的症状。在第一或第二天,病童会有发热、流涕、眼睛红而盈泪、干咳以及可能出现腹泻的症状。到了第三天,病童体温下降,口腔内膜出现白色盐粒状的斑点。在第四到第五天,病童体温又上升,出现皮疹。皮疹最先出现在额头及耳后,呈红色斑点,宽约2~3毫米,微微隆起。皮疹逐渐向头部及身体扩散,当皮疹扩散时,其斑点愈来愈大,并且彼此相接在一起。到了第六天,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速度很快,通常到了第七天时,所有症状都消失,大多数情况下,病童的症状会在7~10天内消失。

  有些患麻疹的病童会抱怨光线刺痛了他们的眼睛,通常这种情形不值得担心,但你要向医生提及此事。只有在罕见的情形下,病痛畏光,才可能表示他患了脑膜炎。

  小儿麻疹的治疗:

  ⑴一般治疗及护理:

  ①呼吸道隔离 患者应在家隔离、治疗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患者应住院隔离治疗,隔离期延长5天。

  ②保持室内温暖及空气流通,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水分要充足;保持皮肤及眼、鼻、口、耳的清洁,用温热水洗脸,生理盐水漱口;用抗生素眼膏或眼药水保护眼睛,防止继发感染。

  ⑵对症治疗 高热者可用小剂量退热药,但体温不得降至39℃以下,或适量镇静剂防止惊厥。忌用强退热剂及冰水,酒精等擦浴,以免影响皮疹透发。烦躁不安或惊厥者应给复方氯丙嗪、鲁米那、安定等,咳嗽痰多者,可服止咳祛痰药,前驱期症状严重者,早期给予丙种球蛋白肌注,以减轻病情,重型麻疹有DIC者应及早用肝素或输新鲜全血治疗。对皮疹迟迟不透者应注意有无并发症发生,并作出相应处理。

  ⑶并发症治疗:

  ①肺炎:原发性肺炎一般给予对症支持疗法。细菌性肺炎应选用1~2种抗生素治疗。常用青霉素、红霉素,也可参考细菌药敏选用。中毒症状重者,可予氢化考地松静脉滴注,疗程1~2天。缺氧者及时吸氧,不进食者,酌情补液,巨细胞性肺炎可试用干扰素,转移因子治疗。

  ②喉炎:缺氧者供氧;蒸气或雾化吸入,每日2~4次,重者可每小时2~3次;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可加用抗生素,重症者可使用皮质激素,强地松口服或氢化考地松静脉滴注;喉梗阻严重,应用上述治疗无效时,予气管切开。

  ③心血管功能不全:如病儿烦躁不安,心率超过160次/分,呼吸率超过40~60次/公,肝脏呈进行性肿大,应按心力衰竭处理。选用毒毛旋花子甙K0.007~0.01mg/kg加于10%葡萄糖液10~20ml缓慢静注或西地0.03~0.04mg/kg,首剂1/2~1/3量,稀释于10% 葡萄糖液10~20ml中静脉缓注,余分1~2次必要时间隔2小时给予,情况好转后改用维持量。地高辛0.01~0.015mg/kg,每日1次;心衰严重者可加用酚妥拉明0.2~0.3mg/kg静注,1——2次/日,以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同时应用速尿等利尿剂,有一定帮助。另外也应加用皮质激素。

  ④脑炎:与乙脑治疗基本相同。一般对症治疗,并及早采用干扰素,转移因子,胸腺肽等。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目前无特殊治疗。

  小儿麻疹的婴儿应该如何护理呢?

  正常情况下,对病儿护理得好,7-10天后就可以痊愈;如果护理不当,就会并发肺炎、心衰、脑炎、喉炎等严重并发症。

  方法如下:

  ①隔离病儿,让她卧床休息。卧室要常通风,室内空气要新鲜湿润,但也不能让冷风直接吹到她的身上;室内光线也不能太强,保持清静,让她充分休息,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②注意口、眼、鼻、皮肤的清洁,如眼屎较多,可用温水湿润软毛巾后清洗局部;口唇鼻发干时,可涂一点油(食用油也行);经常让病儿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漱口;病儿的手、脸、屁股每天要用温水洗。要注意为病儿修剪指甲,避免因疹子发痒时,用手抓破皮肤而感染发炎。

  ③让病儿吃容易消化且富有营养的食物。发热较高时,可给病儿吃流汁食物,如牛奶、豆浆、蛋花汤、米汤等,如病儿胃口较好,热度也不高时,可以给挂面、米粥、菜汤等,不必忌口,否则会病儿的抵抗力降低,影响身体的康复。

  ④病儿出疹时,要注意防止受凉,但也不宜穿得过多,盖得过厚,以免影响呼吸及体温发散,或造成出汗过多而受凉。能做到使病儿的手脚温暧,不出汗为好。

  ⑤如果护理的家长患了感冒时,一定要戴口罩,以防止将感冒病毒传染给病儿,而引起并发症。另外,如果发现病儿出疹后面色发青、手脚发凉,疹子颜色变成淡红色且透发不出来,或见病儿气急、鼻翼扇动、口唇发绀等现象时,应赶紧送医院诊治。

  怎样预防婴儿得小儿麻疹?

  ⑴管理传染源:对病人应严密隔离,对接触者隔离检疫3周;流行期间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机构应暂停接送和接收易感儿入所。

  ⑵切断传播途径:病室注意通风换气,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医护人员离开病室后应洗手更换外衣或在空气流通处停留20分钟方可接触易感者。

  ⑶保护易感人群:

  ①自动免疫:麻疹活疫苗的应用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根本办法。可在流行前1个月,对未患过麻疹的8个月以上幼儿或易感者皮下注射0.2ml,12 天后产生抗体,1个月达高峰,2~6个月逐渐下降,但可维持一定水平,免疫力可持续4~6年,反应强烈的可持续10年以上;以后尚需复种。由于注射疫苗后的潜伏期比自然感染潜伏期短(3~11天,多数5~8天),故易感者在接触病人后2天接种活疫苗,仍可预防麻疹发生,若于接触2天后接种,则预防效果下降。但可减轻症状和减少并发症。对8周内接受过输血、血制品或其它被动免疫制剂者,因其影响疫苗的功效,应推迟接种。有发热、传染病者应暂缓接种。对乐清孕妇、过敏体质、免疫功能低下者、活动性肺结核均应禁忌接种。

  ②被动免疫:有密切接触史的体弱、患病、年幼的易感儿应采用被动免疫。肌注丙种球蛋白0.1~0.2ml/kg,胎盘球蛋白0.5~1.0ml/kg,接触后5天内注射者可防止发病,6~9天内注射者可减轻症状,免疫有效期3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