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幸福五伤

乐清网_亲子_讲故事_ 2015-03-03 转载自:乐清网

  贫穷

  有个流传在浙东的笑话很能说明问题的,当地人讲:当皇帝多好,下午睡午觉睡到太阳快要落山,懒洋洋地撩起蚊帐,伸手对外边伺候着的太监喊:喂,给朕拿个柿饼来!

  穷人说起示意的事,总是比富人的劲头更大,也更容易被满足。比如吧,居住在胡同小局促屋子里的人,也并非对幸福没有感受,他们讲究的,无外乎是买二斤饼回家,就着蒜和元白菜炒着吃,吃的时候,要是有一碟拍黄瓜外加一小瓶老白干就更好了。但是,对本胡同来回冲撞的广本或者奥迪,他们又有着奇怪的仇恨。

  一个男的,在四十岁上下,还要骑自行车去接孩子,在当下的中国,是很屈辱的一件事,在夕阳里,他面对着滚滚的跋扈的车流,想着老婆和一个月三百块上下,每天平均下来不足十块的生活费,想着无门投诉无路,是很凄凉的,所以,贫穷是一剂毒性很弱的针,它每天一次注射到你身内,让你的肌肉日渐萎缩,尊严也跟着萎缩。而生活的惯性,又推动你每天胡乱活着,对未来毫无改观的动力。

  欲望

  具体的欲望,对人好好活下去是很有帮助的,但不可实现的欲望,对人的健康形成了障碍,我记得以前读研的时候,同宿舍的女同学某日走到讲堂前边,那天正好有一堆达官显贵在听著名学者讲讲座,操场上密密地停了许多高级的小车。她回来便恶从胆边生,连夜给老公打电话,要求他今年完成买一辆桑塔纳的政治任务,老公是个教师,即便天天从早讲到晚,也并没有买车的可能,所以她一边打着那种电话,一边感到心虚,她告诉我:我很绝望,嫁了这么个没用的人。

  一个人有用没用,指标甚多。我看到这对夫妻俩镇日商量的都是这些东西,TOWNHOUSE出来了想TOWNNHOUSE,甚至构思到装修细节,最后在灯泡该装几瓦的上头争执不下,宜家来中国了非得每周去宜家买些装酱油的玻璃瓶子,但绝对没有超过二十块的消费,坐在丽都饭店的大堂里接待来访的朋友,不光可以喝免费的冰水,还可以听免费的演奏,虚荣啊虚荣。

  虚荣使人又浮躁又蹋实,但各种蹋实而浮躁的欲望,无时不刻地折磨着他们,最后,他们走上了分手的不归路,这大概来自于某天夜里两人的一次顿悟:我们是合伙开公司的嘛?

  一个经济共同体的绷解,只需要一个小小的财政缺口。

  

  讲自己得了似乎成了一种时髦,这说明你日子过得还不错,起码不怎么需要为过日子的基本因素担忧,你的心理疾病上升到日程上来。

  于是,焦虑、受挫感、反复无常、轻生欲望,成了知己间的新谈资,谈来谈去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找心理医生又贵又没把握,谈本身,有时候也是抑郁的特征。谈完了,无外乎几个结果:大家哗地散了;大家散后复聚;到外地去散心。

  我的知己跟我谈过他的一个抑郁意像,说是感觉像某恐怖片里的一个警察,他到厕所门口去探里边出了什么事,突然里边漫出来一阵不浓不淡的黑烟,转眼他就消失在那烟雾里边……他的这个比喻让我感到新鲜又贴切,我们抑郁的根源往往是似乎可知又似乎不可知,它完全没有规律可遵循,有些人看到天气不好就寻死觅活,有些人呢,一见到办公室里的格格间,都会绝望到吃不下午饭。

  专家让抑郁的人们多晒太阳,多吃巧克力,多跟朋友们聚聚,这些都是可操作的,大家不妨学学。而比如像高纬度地区的人们,因为漫长的冬天带来的抑郁,那是需要移民来解决的。但大城市里的人,都舍不得轻易离开,只好把抑郁当作一种高难度的娱乐吧。

  空虚

  某日你有闲心,给周围的朋友在同一时刻发短信,问一个关于空虚的问题,不空虚无聊显然在少数,很多忙碌的人富有的人孜孜以求的人,除非他们要面子,也在劫难逃。

  空虚显然成为一种常识,得到与失去的瞬间,我们都有如是感觉,得到的空虚得到的容易,失去的空虚失去的无可救药,在一个大城里生活,我们的时间是多么需要打发啊,但打发的手段如此稀少,哪怕有人不辞辛劳地为我们发明了网络发明了换妻俱乐部发明了酒吧和钱柜,我们打发空虚的手段还是那么贫乏。

  因其贫乏,所以发明就更新换代了,各种新鲜玩意儿刚落地的时候,大家兴奋了好一阵子,就跟谈恋爱有了个新对象一样,但一旦熟练地掌握了那门娱乐技艺,又该回到那个空虚的壳子里了。

  在我们小时候,学校教育我们,读书、做作业、做算术,可以不让我们感到空虚,到了大学,出国背诵英语是最好的空虚疗法,工作了后,一切跟领钱有关的日子,都是实实在在的,值得欢欣鼓舞的。

  但空虚之草,从我们出生之日起,就长满了心脏表面,大概许多人终其一生,就是在忙着拔那些草,因为找不到适宜的方法,哪怕使用了脱毛剂,要想根除,也是毫无指望的。

  爱的缺失

  在一个不讲究效率的时代,我们人,会更关注别人的情感需求,因为情感需求如日漏之漏,往往是一点点渗出来的,不仔细体察看不出来,现在哪里有夫妻两个如《浮生六记》里的沈复跟芸一样生活呢,长时间地相处,长时间地彼此询问,长时间地观察彼此内心的微妙变化,似乎,冷漠症弥漫了夫妻界。

  记得某杂志做过一个策划,叫做“爱无能”,到了这个年代,讲爱,似乎是件很古板的事,美国人才讲博爱,我们哪怕小小地爱一下,都要花许多打车费、餐费、酒钱,还有最后的开房费……这么说起来,并不是过了时的性解放,是关于爱的经济学,男女间博弈来博弈去的,无外乎是在博如下真理:谁付出得多谁倒霉谁就更受伤害。所以,爱的时间段里,双方往往忍不住会拿量杯,往一个公共的大杯子里倒各种东西,包括时间、精力、心神和力气。我倒一点,观察对方的反应,对方如果肯投更大的注,我再追加赌本。

  如此往复,爱这个问题的核心,自然是流失了,不在了,那这两个人到底在干什么呢?不会是在搞科学研究吧?因为爱这个无色无味的物质,实在需要毫无功利心去建设,而建设持续的时间越长,越要对抗人天生的厌倦情绪,但假如它真的没了,还有必要做什么挽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