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他——傻父亲

乐清网_亲子_讲故事_ 2015-03-03 转载自:乐清网

  很小的时候,听母亲对父亲最多的评价就是:傻。用我们这里的方言就是飙(biao,读彪音),当时就非常纳闷:父亲身高176公分,体重70公斤,相貌堂堂,一表人才,谈吐风趣,勤劳善良,看家里的照片知道他曾当过三年兵二年警察,虽然文化不高,但也不至于傻呀?可他真就做了不少的“傻”事。

  傻事一:有权不会用。

  当年父亲担任村里的生产队队长,手握重权,号令全村几百口人。可家里都没米下锅了,母亲怂恿他从经手的小麦里留下些给孩子们熬点粥喝,他眼一瞪:“那怎么行?那是村里的粮食,我怎么能说了算?”一句话,把母亲噎得半天没话。只好用野菜和着夹杂老鼠粪便的苞米面给姐姐们做干粮。看着别村的生产队长家里都衣食富足,全家人都说老爸真傻。

  终于,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了,生产队要解散了。大家都涌到队里拿值钱的东西。当时我们这里的生产队种植了不少人参,值不少钱的。副手们都建议将较好的一部分先私自分了,剩余的再交给群众,别的生产队也有这么做的。可父亲又是一口否决:决不能让老百姓吃亏。就这样,当了几年的“穷官”,爸爸回家种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了。村里人都说老张真傻。

  傻事二:错认老乡。

  父亲是山东沂水人,拥有沂蒙山区人的厚道品质。在东北几十年来,只要见到山东老乡,那是非拽人家到家里作客不可。这其间可是发生了不少的故事哪!一则是在九十年代初时,村里来了卖被面的,看上去滑溜溜的,金灿灿的,挺好看的。因为操着一口山东腔,被父亲当成老乡让进家里喝水。这下可好,被人强卖了一百多块的劣质被面,那些东东现在还躺在母亲的柜子底下哪!另外一则是发生在十几年前,村里来了一老者。花白的胡须,慈祥的面容,又被父亲认作老乡让到了家里。母亲虽然心里不快,可嘴里也没说什么,毕竟是个老人,善待是必须的。一顿四个小菜一壶烧酒,父亲和老者相谈甚欢,从此,老者再也没提要离开之意。就这样,一呆就是几个月,大家都纳闷了:这个老人到底是打哪来的,又要去往哪里啊?可人家不说,父亲也不好问。别人问起时,他憨憨一笑地说道:“自己家的老人也不在身边,就当自己家的侍候着吧,也算我尽了孝道。”因为父母亲都是当年闯关东来的,所以亲戚全在山东老家。每到过年过节,思乡之情还是难以抑制。

  平静祥和的日子在一个夏日被打破。那是一个炎热的中午,老者在我家大门楼下乘凉,正和母亲唠着家常嗑,突然身子一歪,说不出话来。父亲赶紧将他送往医院。可到了医院,医生诊断是脑溢血,已经不行了。这下父亲傻眼了。经旁人提醒,赶紧报警吧。警察来了,法医鉴定过程中,一认识父亲的片警开玩笑地说:“老张,这下你惨了,谋财害命,说你抢了人家多少钱吧?”父亲真了,将老人存放家中的两个大提包交了出来,大家打开一看:一副快板,两大包黄烟和十几块钱。法医最后的鉴定结果:排除他杀的可能。

  经过警方调查,此人籍贯是山东人,自二十几岁外出飘泊扔下一妻子后,至今已经几十年了。给他家人发出通知后十几天,他的儿子来认领回去了。并对父亲表示了深深的谢意。这时,不仅是家里人说父亲了,全镇的人都说父亲真傻。

  傻事三:干赔钱事。

  我家是村里唯一的一家小卖店,虽然店不大,可足够应付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开销。所以,父亲便从来也没有把钱看得象回事儿。困难的大娘来买包火柴、邻居老大爷来拿包点心,跟我们一般大的孩子吃糖,父亲是从来不会去计较价钱的。这些还不算,在大人们眼里父亲干的“赔本”生意,就是供我们姐妹三个丫头片子上学。

  想想也是,在农村生活,劳动力对一个家庭而言是多么重要,父亲有三个女儿,本来就已经负担很重,不让下地干活,还要拿出许多钱来供女孩子念书,真是让村里人不理解。看着周围的人家有女孩的早早嫁出去,收下不少彩礼过滋润的小日子,父亲一脸的不屑:花孩子的钱,也不脸红!就这样,大姐念完高中,二姐上了8年的小学(二姐成绩不好,呵呵),我上完大学。我们家也算摆脱了“白丁”行列。

  父亲老了,干得“傻”事似乎也越来越少了,不是因为“醒悟”了,而是没有那么多的能力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作为女儿,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傻傻的父亲和母亲住进宽敞舒适的楼房,享受“城里人”的生活,更想向所有人宣告:我有一个永远让我自豪和骄傲傻父亲!

  篇尾注:谨以此文献给我74岁的老父亲,祝父亲节快乐!


  摇篮网2009年父亲节征文活动优秀奖

  获奖用户ID:淘淘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