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表扬中成长

乐清网_素质_潜能开发_ 2011-02-08 转载自:乐清网

让孩子在表扬中成长

其实,人在3岁之前还没有“我”的概念,直到7岁后才渐渐有一个自我评价的雏形。在这段时期,基本上大人说孩子是什么,他就认为自己是什么。所以说,家长肩负着帮助孩子建立良好自我认知的重大责任。激励是让孩子产生良性的自我认知的最好方式,如果大人总是否定孩子,那他从小就有“我笨,我做不到”的自我暗示,孩子的潜能将受到阻碍,导致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

表扬是当孩子做出“对”的行为时给他加油的核心方法。当孩子的行为做“对”了,家长及时表扬才能使孩子的行为固定下来,使他日后再接再励。孩子每天、每星期总会有优良的行为,或者取得不错的成绩,家长都应及时进行表扬。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被表扬意味着被认可,他的自我价值就会上升,自信心就会增强。

肯定性评价会使孩子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产生好的激励作用;否定性评价则会使孩子心理不愉快,一方面可能反思问题,努力改正,另一方面也可能减弱自信,产生自卑。任何一个人,渴望被肯定的心理需要都大大超过被否定的心理需要,因此,家长要坚持以表扬、激励为主的教育方式。

表扬孩子的时候,不要只盯着学习一个方面。孩子的性格、文明礼貌、劳动表现、文体才能、动手能力、卫生习惯等都可以进行评价,家长考虑的面宽了,就不难找到表扬的内容。

对于学习,重点要表扬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家长表扬什么,就表明强调什么,孩子也就由此重视什么。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孩子是否专心,是否有一些“创造性”的发现,是否能提出有意思、有质量的问题,是否能想出独特的方法……这些都是比结果更重要的东西,值得家长去发现,去表扬。

表扬孩子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标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只要细心观察,每天都会发现他进步的地方。纵向比较孩子自身的进步,而不要拿别的孩子最优秀的方面作为参照物,与孩子横向比较。这并不是对孩子放低标准,因为那样比是不客观不现实的,除了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之外,不会有更好的作用。通过客观比较,在发现不足的同时,也要肯定优点,这样才不会偏颇,孩子才会信服,保持信心的同时激发他向上的动力。

在方法上,我们要有分析地表扬,杜绝笼统,让孩子清楚被表扬的是哪一点,为什么。家长可以采取口头表扬、手势动作表扬、书面表扬和物质鼓励相结合,依孩子的特点和表扬内容而定,尽量让每次表扬都能将激励功能发挥到最好。

表扬越具体,孩子就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例如,孩子看完书后,自己把书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如果这时家长只是说:“你今天表现不错。”表扬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不错”指什么。你可以说:“你自己把书收拾这么整齐,我很高兴!”而一些泛泛的表扬,如“你真聪明”、“你真棒”等,虽然暂时也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孩子不明白自己到底好在哪里,为什么受表扬,就容易养成骄傲、听不得批评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