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方法开启婴儿想象的大门

乐清网_素质_潜能开发_ 2011-02-08 转载自:乐清网

与婴儿相处时,向他提出各种问题,引导他去思考和想像,可以挖掘婴儿的想像和思考潜能。妈妈越会提问,婴儿的想像力就越有可能发展,越能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

以下7种方法供大家借鉴,说不定您还能举一反三呢。

列举法

不仅要求婴儿列举出物品的用途和功能,还要引导他列举出和物品原有属性无关的其他用途和功能。

示例: 用毛巾给婴儿洗脸时,妈妈问:“毛巾可以用来洗脸,还可以用来做什么?”

婴儿答:“用来洗澡,擦脚丫。”“还有呢?”“当抹布擦桌子,当围巾围脖子,当枕巾睡觉,当绳子拉,当玩具扔,当棉被给布娃娃盖……”

婴儿的生活经验越丰富,他的想像范围就越广阔,越能体现思维的新颖和灵活性。

违反常规法

妈妈反其道而行之,提出反常规的问题让婴儿回答,让他张开想像的翅膀,开动思考的机器。

示例:妈妈说,如果天空下的不是雪,而是白糖,会怎么样?婴儿肯定会说,太好了,多美的事啊……妈妈又说,如果这个世界没有白天只有黑夜(或没有黑夜只有白天)会怎么样?如果汽车像鸟儿在天上飞会怎么样?如果车轮子是方的会怎么样……

“如果”后面的“怎么样”,就交给婴儿的想像力去天马行空地驰骋啦。

物品替代法

在从事一项活动中,当一种东西缺少时,思考有没有别的东西来替代它。找到的替代物越多,越能表明婴儿思维的流畅性。

示例:和婴儿玩假装游戏——当护士。在准备“演出”道具时,妈妈突然故意说:“哎呀,没有针筒怎么办?”婴儿自然会去找用来当针筒的东西,如筷子,圆珠笔。又比如,妈妈假装要炒菜,对婴儿说,如果锅铲坏了,用什么炒?让婴儿为你想出替代的工具。

不管婴儿找来什么,只要他能想得到,能配合你的提问和工作,都要加以肯定、鼓励和表扬。

故意为难法

妈妈提出一个假设问题,要婴儿想办法,等他想出来后,妈妈继续顺着这个答案提下一个“怎么办”,故意为难婴儿,直到提不出问题为止。

示例:妈妈:“如果你回家时,爸爸妈妈都不在,家里没人,你进不了门。你会有什么办法?”婴儿答:“打电话给爸爸妈妈,叫你们回来开门。”“万一我们回不来呢?”“我到邻居阿姨家等你们回来。”“邻居家也锁门了呢?”我在外面继续玩。”“你要是不想玩呢?”“我就在门口等。”“你等得很烦呢?”“我就坐在门口睡着了!”

不知不觉中,把婴儿引入思考的境地,挖掘想像的潜能,养成爱思考、善于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故事接龙法

和婴儿编故事。妈妈说一两句,婴儿接一两句,妈妈再接下去,如此循环。不管故事编得如何,编到哪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接上,逻辑上说得过去就行。婴儿接得越快,说明思维越敏捷。

示例:妈妈说:“有只小鸡出去玩,遇到一只小狗。” 婴儿接:“小狗嘴里叼着骨头。”妈妈接:“小鸡很想吃骨头,眼巴巴地望着小狗。”婴儿接:“小狗想分骨头给小鸡吃。”妈妈接:“可是,小狗想起妈妈的话,骨头要给生病的狗爸爸吃……”

开始的时候,接一句就行,不要太长。太长了,婴儿把握不住故事情节,反而增加了续接的难度,因为婴儿本身要把精力放在续接下一个情节上。

形象比喻法

通过观察某种事物,联想到类似这种事物形态的另一种事物。妈妈可以根据事物的多个角度来引导婴儿去比喻和联想。

示例:妈妈把书立起来:书的样子像什么?婴儿答:“像扇门,像窗子。”妈妈把书放平问:“现在又像什么?”婴儿答:“像豆腐,像大积木,像一栋楼,一块平地。”妈妈把书打开竖放再问, 婴儿答:“像扇子,像商场的旋转门。”妈妈把书摊开平放,婴儿答:“像张开的两片叶子。”

从不同视角来比喻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婴儿一时答不上,可以不断鼓励和启发他,甚至报出你想像出来的东西:“你再看看,是不是像……”

加减改换法

妈妈可通过增加(减去)或改换事物的一部分来引导婴儿思考,开启他的想像思维。

示例:妈妈:“如果一张只能睡两个人的床要睡十个人,会怎么样?”婴儿答:“会挤下去,会热死掉,会抢被子,会打架。”妈妈问:“如果房子没有一扇窗户会怎么样?”婴儿答:“会很热,会很黑,会看不到风景。”妈妈问:“如果狗身上长着鸡头会怎么样?人也长尾巴会怎么样?”婴儿听了一定会发笑,很乐意地配合你去思考、想像。

妈妈的问题提得越有趣,婴儿就越愿意去思考和想像,这对婴儿来说,是个快乐的游戏,而不是枯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