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杀手”吞噬孩子未来

乐清网_素质_潜能开发_ 2011-02-08 转载自:乐清网

“孩子学习兴趣下降、缺少主动性,怎么办?”

“孩子一回家就看电视,不愿意摸书本怎么办?”

“孩子上课总是注意力不集中,还老看一些无聊的漫画书。”

“我的孩子才五年级就有了网瘾,怎么办?”

…………

2009年初夏的郑州,一次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家长的教育咨询会上,焦急的家长们提出了上述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外国语小学校长王国平缓缓地道出了自己的观点——

儿童问题形形色色不会阅读也是病因

王国平校长认为,教育是一个有机的体系,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寻找问题的根源——厌学、沉迷电视和网络、不读书或看不良读物、学习成绩下降等。这些问题,追根溯源,都可以归结到一点上:孩子缺少阅读的好习惯。

2008年中青网调查报告显示,在6~14岁的少年儿童群体中,仅有不到5%的孩子保持着阅读习惯,64%的家长认为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重要性远远次于参加补习班、特长班,而言情小说、各种漫画、娱乐杂志以及储存在MP4播放器里面的网络小说、色情读物占据了中小学生90%以上的阅读空间。

“含着电脑芯片长大”的一代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已经打上了深深的网络印记,而社会上低俗浮躁的娱乐文化更让我们对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不无担忧。

“从小的方面来看:小学生在电脑前打字飞快,写字的时候却往往提笔忘字;‘火星文’、‘脑残体’等网络语言的侵蚀使孩子书写、表达的规范性都大打折扣,经常是词不达意、错字连篇。从大的方面来说:孩子们对暴力主题的动漫作品顶礼膜拜,对网络游戏里血腥的PK、厮杀场景念念不忘,这也是促使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近年来的观察研究中,王校长发现不读书孩子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不求甚解、无需思考、娱乐至上为主要特征的“浅阅读”取代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导致儿童学习能力、思辨能力普遍下降。第二,网络、电视等多媒体的介入严重冲击着传统的阅读形式,导致孩子的精神世界“污染”遍地、“饥荒”蔓延。第三,课业负担过重,阅读时间严重不足,许多孩子陷入“越不读书,就越厌学,越是厌学,越不读书”的恶性循环之中。

王国平校长指出,阅读习惯的缺失会带来巨大的精神空虚。如果家庭、学校和社会不能提供好的精神食粮,孩子们就会自发地去寻找“食物”来弥补精神上的饥饿感。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和把关,那么,在精神空虚之下,产生沉迷网络游戏、偶像剧、漫画书、不良读物,甚至暴力、早恋等种种问题,也就不难解释了。

教会孩子高品位读书踮起脚做人

“阅读不是学习的一切,但是学习上的一切问题都是从阅读开始的。”王国平校长如是说,“教育问题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教会孩子阅读,培养阅读兴趣、记忆力、自学能力、搜集信息和总结归纳的能力,进而延伸到求知欲、思维品质、学习习惯等,这些因素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试想:通过阅读提升了孩子们理解和思辨能力,拓宽了知识面,培养了学习习惯,不写错别字,懂的东西多,分数也必然会提上去,学习的快乐和自信随之而来,厌学也自然变成了‘乐学’——如果能通过阅读获得丰富、健康、快乐的精神生活,孩子还会沉迷在网络、电视、漫画吗?”

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王校长用了三句话来概括阅读的核心问题。

什么是好书?怎样让孩子读好书?王校长说:要和网络、电视比赛,争夺孩子的心,必须得用“足够美味的精神食粮”。“给孩子买什么样的书?我们的办法是:孩子出意见,老师当顾问。一定要选出既符合儿童健康的审美情趣、智力需要,又开卷有益的‘绿色书籍’。最重要的是,给孩子看的报刊书籍一定要让孩子读出‘高度’来,要教会孩子怎样读书。”

“抱着的孩子长不大,”王校长说,“中国的家长太把孩子当孩子了,而美国恰恰相反。在美国,幼儿园的孩子问选举是什么,大人就会认认真真地给孩子解释。难道咱中国的孩子真的达不到这个高度吗?”今年,在许多人不解的目光中,王校长坚持给小学所有的班级都订了《大河报》,并督促老师们每天带着孩子们阅读时政版、国际要闻。不光如此,王校长还要求他们由浅入深地阅读经典名著、精品图书,并且用最正规的方式做读书笔记,逼着孩子们告别“浅阅读”,重新学会深入思考、自主学习。至于为每个班级乃至学生量身定做的读书主题建议和个性化书目,亲子共读竞赛、校园书友会、读书心得征文、专题演讲交流等多种读书活动,让孩子们爱上了阅读。

从翻词典、标拼音、做笔记,到查资料、搞演讲、搞辩论,如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说起奥巴马也能侃侃而谈了。全校闻名的顽皮小子——六(1)班的乔羽,来图书馆借的书尽是军事、历史和一些“大部头”名著。看了他读的书,王校长欣慰地说:“乔羽将来是能做大事的人。”

“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踮踮脚、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目标,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王校长如是说,“读书如此,做人也如此。”

da  不走进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外国语小学,就难以想象:一所带有幼儿园的小学,竟然拥有一个藏书数万本的图书馆、3个大型图书阅览室和一个幼儿读书大厅——随意走进任何一个班级都能看到教室后面的大书柜中摆满了孩子们喜爱的书籍,休息时间放眼校园,草坪上、花园里、葡萄架下……随处都能看到手捧书卷看得津津有味的学生。每天阅览室一开门,孩子们就蜂拥而至,不少孩子提前十几分钟就开始在门口排队等候,比上网打游戏还有劲头。阅览快要结束时,老师的催促声响起,许多学生捧着书一边看一边恋恋不舍地说:“老师,让我看完这一页呗……”学校图书馆需要聘一些学生图书管理员,各班学生竟然争着抢着要求干这个活儿,就是为了“沾光”多读些书。

王校长常常欣慰地说,爱读书、会读书、抢着读书、比着读书的氛围已经在北大附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磁场效应。新生一入校,很快就会被这个磁场吸引进来、同化进来,成为“爱书人”。

“孩子会考试不等于会阅读。但会阅读的孩子,考试一定不会落后于人!”采访中,五年级学生炯炯的母亲向记者描述了读书与考试之间的辩证关系。她说,插班到北大附小不到一年,在老师的指导下,炯炯已经学会了做读书笔记,读过每一本书后都及时记下重点摘要、读书心得、疑问及解答等,虽然笔迹稚嫩,思路却十分清晰。而这一年里,炯炯的考试成绩提升了整整20分。分页标题#e#

“阅读习惯好,学习习惯自然就好。”副校长苗新兰告诉记者,“北大附小的孩子与众不同之处就是爱读书,这是一种品质,而由此迁移到课堂中就是爱学习,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讲,我们的孩子学习成绩普遍很优秀,就是与读书习惯有关。事实证明:教育是一场马拉松,谁学会阅读,谁才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