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岁婴儿身心发展方法大集合

乐清网_素质_潜能开发_ 2011-07-16 转载自:乐清网

发展从手开始 从无意识拍摸到主动抓握物品 手眼协调是关键

爸妈和婴儿间的互动可是婴儿学习本领、了解外部世界的最好途径,让我们跟随着0~1岁婴儿的成长,学一些促进他们身心的方法吧。手部的发育,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婴儿智能的发展,这个时期训练婴儿的手眼协调可是关键哦。

新生儿期~6

从手的开发开始

新生儿期,婴儿小手总是紧紧攥着,爸妈可以帮助婴儿打开自己的小手,拿他的小手抚摸爸妈的脸颊;要多多按摩、抚触婴儿的手和手指,还可把自己的手指伸到婴儿的手心里旋转、让婴儿握一握,早早开发婴儿手的功能。

等婴儿长到6周时,有些婴儿开始尝试笨拙地用手掌拍抓物品,刚开始只是无意识的动作,虽然这不是取拿物品的好办法,但一定要鼓励婴儿多练习,随着时间的增长他就能掌握抓的诀窍。

Smart tips

挑一些一碰就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和会滚的球放在婴儿够得到的地方;

找一些容易抓取的简单玩具,诱导婴儿抓拿。

3~4月龄

鼓励婴儿主动抓握物品

婴儿开始喜欢玩弄自己的小手,因为手眼还不是很协调,处于逐渐学习的过程中,抓拿的动作还是比较笨拙。爸妈要在婴儿身边放置一些容易抓摸到的东西,可以的话要引导婴儿主动伸手抓取东西,慢慢婴儿就会熟练了,爸妈不要因为婴儿抓拿不到就代劳,这样等于剥夺了婴儿练习的机会。如婴儿实在有困难,就换个其他的游戏玩,以免婴儿对练习用手失去兴趣。

4~6月龄

会抓拿东西往嘴里放

这时期的婴儿喜欢通过用嘴巴品尝物品来学习。只要拿得到的东西,婴儿都会用嘴来尝一尝,所以爸妈要当心那些会噎着婴儿的小东西和一切有害的东西。常会被婴儿拿来“品尝”的东西,要经常用开水烫一烫。

Smart tips

到6月龄,有些婴儿的“品尝”行为会增多,这是因为婴儿要长牙了。给婴儿咬有一定硬度的东西能够缓解他出牙期的不适,可以把咬牙器放到冰箱里冰一下再拿出来给婴儿啃咬。

5~6月龄

手眼基本协调

婴儿虽然还没学会用手指来抓拿东西,但手眼配合已经基本协调,大拇指和其他四指也分开了,可以随心所欲地抓拿身边的东西了。爸妈可以让婴儿练习有目的地抓东西,另提供给婴儿一些可以用手摇晃、敲打的玩具。

6月龄

手部动作又发展了

当把6月龄的婴儿抱在手里,妈妈会发现婴儿非常喜欢用手把玩自己的头发,甚至还会把妈妈的头发放在嘴里尝一尝,这是因为婴儿又进一步掌握了对手部动作的控制,另一方面,这也是婴儿自娱自乐、安慰自己的方法之一。除此之外,婴儿还喜欢用手抓妈妈的脖子,用指尖拉妈妈的衣服,这都是婴儿手部动作发展的证明。

Smart tips

婴儿并不知道有时拉扯头发会弄痛妈妈,这时可以把婴儿的手放在他自己的头发上,或亲亲他的手,做这些也能让他开心从而转移他的“野蛮”行径;

给婴儿一些能够用手随便抓捏的玩具。

杂七杂八 但很有用的发展参考1

2月龄

每天让婴儿俯卧几分钟

静躺期的婴儿很多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选择仰睡虽然可以预防婴儿猝死,却会导致头型的扁平,还会延迟身体动作方面的发育。每天让婴儿俯卧几分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俯卧时婴儿还能训练到以后翻身坐站走时需要用到的肌肉。

Smart tips

刚开始,俯卧可能会让婴儿觉得不舒服,爸妈可以在婴儿胸前垫个枕头,并注意和婴儿的互动,逗弄婴儿玩。注意俯卧的时间不宜过长。

2~3月龄

开始建立规律睡眠

妈妈常被新生婴儿的日夜颠倒搞得精疲力竭,大约到2~3月龄婴儿开始能够在晚上一气睡上4~6小时,因为婴儿不再需要妈妈频繁的哺喂。到6月龄时可以结束婴儿的夜奶,让婴儿一觉睡到天亮。

Smart tips

3月龄婴儿睡眠逐渐有规则,每天让他在相同的时间午睡;

婴儿表现出困倦时,不要去“哄觉”,而是把他放在婴儿床上,让他自己入睡;

晚上入睡前按次序进行洗澡、喂奶、“抱抱”,建立固定程序让婴儿知道一旦做这些事情就是“到时间睡觉”了。

4~6月龄

和镜子做游戏

婴儿爱看人脸,所以会非常喜欢玩照镜子的游戏。4月龄时,婴儿能够撑起上身,自己抬头照镜子,经常做这个动作对婴儿以后坐、爬有帮助;6月龄时,让婴儿坐在镜子前,婴儿会主动去触碰镜子里的形象,对他咕哝作语,进行眼神交流,镜子里的婴儿和自己做一样的动作能让婴儿很开心,通过这些能够促进他与别人的交往,发展他的社会性。

Smart tips

妈妈和婴儿一起照镜子玩时,用手指着告诉他哪个是妈妈,哪个是婴儿。到7月龄左右,婴儿就会分得清,原来镜子里的婴儿就是他自己。

会用手指东西 拍手表达情绪 掌握精细 往全身协调继续发展

0~1岁是婴儿成长的关键阶段,每个婴儿其实天生都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但是否能学到本事,掌握本领,却和爸妈的教养方法、是否提供良好的环境等大有关系。

良好的亲子互动能够促进婴儿的身心发展,加快他们的成长,反之则会妨碍婴儿的学习。

7~8月龄

初步掌握手的功能

爸妈要注意婴儿两只手的动作配合情况,这时候婴儿的小手又会掌握新本领,能够进行玩具换手(把玩具从一只手拿到另一只手),并逐渐发展到两只手能够同时拿着玩具,一只手拿着,另一手操作。拇指和食指的配合也出现了,并且开始学习用指尖取物。

8月龄

让婴儿动手玩“捉迷藏”游戏

在婴儿8月龄时,可以玩一些既可以训练手,又能帮助他理解“客体永存”的游戏——即让婴儿知道东西和人虽然从他的视线中消失了,但并不是不存在了,只是看不见了。理解“客体永存”对婴儿接下来理解“因果关系”,建立时空观念也很有关系。

Smart tips

当着婴儿的面,爸妈先把玩具放到毯子下面,然后再拿出来,让婴儿自己动手把东西藏起来,再找出来;

先给婴儿一些积木让他玩几分钟,然后把积木放到容易打开的盒子里,让婴儿自己用手打开盒子找出来。

9月龄

小手越来越灵活

9月龄的婴儿虽然还不会说话,但已经大约能够明白爸妈的意思了,至少能听懂爸妈下的“禁止令”,能听懂“不可以这样做” 。当小手越来越灵活的婴儿要去抓拿比较危险的东西或不想让他玩的东西时,爸妈可以开始尝试用语言来限制婴儿的行为,对婴儿说“不”的同时还要用简短易懂的语句解释一下不能做的原因。

9月龄的婴儿开始知道什么东西他们能碰,什么东西不能碰。但有时候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爸妈可以采取“替换”、“转移”的策略,爸妈先拿走婴儿手里危险的东西,再给婴儿一个其他玩具,既满足他想要手里拿东西玩的愿望,又保证了他的安全;或者当婴儿靠近危险的东西时,爸妈可以叫婴儿的名字让他玩其他东西来转移注意力。

9月龄

会拍手表达情绪

9月龄时,婴儿的动作技能、肌肉控制和手眼协调都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能够把两只手合在一起,且学会了拍手这个动作。9~12月龄的婴儿能用拍手这个动作来表达自己高兴或兴奋的情绪。手部动作的发展,是婴儿大脑神经系统发育的标志,所谓“心灵手巧”就是这个意思。

Smart tips

当婴儿高兴时做出拍手的动作来,要在第一时间表扬他;

多玩玩能够通过拍手表达情绪的相关游戏。

9~10

进一步发展手部的精细动作

婴儿能够用拇指和食指捏拿比较细小的物品;能把东西放进、拿出瓶子或者盒子;还会用手指东西,开抽屉、开盒子,在婴儿学着掌握精细动作的过程中要十分注意他的安全。撕纸游戏也很受婴儿的欢迎。随着理解力的发展,婴儿还会学会用手指指物同爸妈交流。

10~12月龄

帮助婴儿往全身协调继续努力

这个阶段的婴儿手眼协调已经发展得不错了,在纸上涂鸦、翻书页都可以让婴儿试一试。根据婴儿的发育状况,爸妈还要帮助婴儿提升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可以给会走两步的婴儿一些可以边走边拖拉的玩具,提供一些操作后会有反应的玩具。

杂七杂八 但很有用的发展参考2

6月龄

知道自己的名字了

到6月龄时,如果爸妈呼唤婴儿的名字,婴儿会把头转向爸妈。这是爸妈一直以来孜孜不倦对婴儿说话的结果,爸妈对婴儿说话时都会不自觉地强调婴儿的名字,婴儿就能很容易辨认这个词,并从一句句子里挑出来,这会促使婴儿去注意、理解句子里其他词的意思,有助于他的语言发展。比如“小贝的帽子”比起“这是帽子”能让婴儿更快理解“帽子”是什么意思,爸妈和婴儿说起来也更自然顺口。

Case 我婴儿6月龄刚会坐,可我姐姐的孩子在这个月龄段都已经会爬了,我的婴儿在发育方面是不是落后了。

什么时候会爬,不同婴儿之间的差别其实挺大的。有些婴儿5月龄的时候就能爬两下,有些则要到10月龄,有些还直接跳过爬行的这个阶段就会走路。大多数婴儿在6~9月龄之间开始学爬。婴儿一直有所进步其实更重要,与其拿他和其他婴儿相比,比较他这个月的表现和他上个月的情况其实更有意义。

什么时候开始爬、走很大程度上还和婴儿的气质性情有关系,活泼好动的婴儿要比文静稳重的婴儿早爬。另外和婴儿的体型有关,苗条的婴儿学爬快。

8~10月龄

陌生人带来的“焦虑”

4~6月龄时,大部分婴儿都会对经常照顾自己的人产生偏好和感情,并逐步建立起依恋关系,所以到8~10月龄时,随着记忆的发展,如果最亲的人不在身边,婴儿是知道的,再加上情绪表达能力的进一步掌握,婴儿开始显出对陌生人的惧怕、焦虑和警觉,当陌生人靠近自己时,婴儿尖叫、哭泣……而且越是和妈妈亲的婴儿,痛苦的表现越是强烈,从另一方面而言,这其实也是婴儿社会性认知发展的一个信号——他学会信任和自己关系比较密切亲近的身边人了,所以才会害怕陌生人。这种对陌生人的焦虑,在婴儿1岁半时会变得特别强烈,直到婴儿学会较好应对陌生人时才会消失。

Smart tips

不要强迫婴儿接受陌生人,发展婴儿的社会交往要慢慢来,平时给予婴儿足够的安全感是关键;

当爸妈带着婴儿和陌生的朋友相处时,要抱着婴儿或者让他靠着你,让他先有安全感;

爸妈不要让自己的朋友直接就去抱婴儿,要先让他们和婴儿轻声说说话,拿玩具和他们玩一会儿,之后看婴儿会不会再接受他们“要抱一抱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