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反抗婴儿,家长如何是好?

乐清网_儿童_成长发育_ 2011-05-12 转载自:乐清网

  1. 婴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随着婴儿体格的快速发展,身体活动能力也逐渐成熟,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因此他们异常渴望扩大自己独立的活动空间,不断地去独立尝试去做新的事情。但很多家长由于害怕婴儿受伤等原因,都会加以阻拦和限制,于是婴儿就会产生了反抗的情绪。

  2. 婴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在最早的时候婴儿还不能区分自己的意愿和别人的意愿。而在婴儿两岁后,他们可以渐渐分清哪些事情是别人让我做的,哪些是我自己想做的。因此在他们刚形成这样的思维时,对于表现自我的态度也变得异常的顽强。但这种表现往往与成年人的规范相抵触,进而让婴儿产生了挫折感,最终导致婴儿的反抗行为。

  3. 婴儿自我情绪控制的不成熟

  对于没有经历过很多事的婴儿来说他们的情绪控制能力还很弱,一旦感到不满,就会毫无掩饰地表现出来。吵嚷、哭闹通常是他们主要的宣泄方式。而父母们就认为这是孩子们在无理取闹,是他们反叛的表现,于是便去制止和反对他们,从而导致了婴儿的反抗行为。

  治理“反抗”婴儿

  面对婴儿的反抗,父母不能一味地去反对和制止,只有正确了解婴儿反抗背后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要知道父母的处理方式是否正确直接会影响到婴儿的成长,所以面对“反抗”婴儿,您也需要“三思而后行”。

  1. 理解婴儿、尊重婴儿

  在婴儿开始喜欢跟父母说“不”的时候就是他们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婴儿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要求和大人一样的平等地位,此时父母对婴儿的行动不要轻易加以干涉,要以平等的姿态来征询孩子的意见,给孩子留有选择的余地。这样做会让婴儿觉得你们尊重、他,维护了他的自尊,也就不会轻易跟你说反话了。

  2.对婴儿提出的要求要合情合理

  对于婴儿必须做而且完全能够做到的事,父母应该严格要求孩子执行;而对于那些不必要的且婴儿不愿意去做的事就不要强行要求他们。在婴儿玩得开心的时候,父母千万别打扰他们的兴致;要是婴儿确实做的不对,父母在制止他们的反抗行为时,在不危及生命、健康和道德的情况下,也要适当地放孩子们一马。这么做也许会给大人带来一些麻烦,但相对于婴儿人格健康发展的回报来说这点让步是非常值得的。

  3.相信婴儿,满足其好奇心和合理要求

  对于婴儿的好奇心,父母们应该给予支持,千万不要对婴儿过度保护或是包办代替,这样会使婴儿失去很多自我探索的机会,也会引起他们的抵触心理。对于婴儿的能力父母要给予充分的相信和肯定。当婴儿遇到自己能力范围可以解决的困难,父母要尽量放手让婴儿自己去做,这样婴儿在体会成功的快乐同时,也能减少和父母的对抗。

  4.同时满足婴儿独立与渴望保护的需求

  婴儿之所以表现出顽强的“反抗性”其根本原因是想独立。表面上看起来是在与父母作对,但婴儿的内心仍然需要您的情感支持和适时的鼓励。在放手让婴儿独立做一件事时,父母可以首先判断一下他能多大程度上完成这件事和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在没有人身危险的前提下,让婴儿自己去做。如果婴儿正准备做的事情可能危害到健康的时候,父母必须果断地制止,并用其他一些没有危险性的活动来代替。让婴儿在享受到独立感的同时也享受到了父母对她们的关爱,这样也会减少婴儿反抗情绪的发生。

  5. 与婴儿有足够的交流

  当父母看到自己的婴儿由乖巧向淘气转变的时候,在心理上不应该有担忧和烦恼,这些都是婴儿成长的一个过程。但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不管不问,这样做的话那么婴儿可真的要成为坏孩子了。父母要给婴儿比以往更加多的宽容、关爱以及交流。耐心倾听婴儿内心的想法,了解婴儿的需要。问问婴儿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才可以最低限度地降低婴儿对父母的逆反心理和排斥心理。

  乖婴儿变成“淘气包”的原因

  最近有不少3岁左右孩子的家长反映:我的乖婴儿怎么开始喜欢和大人说反话,反着做?

  婴儿变得越来越淘气,这是怎么回事呢?先来找找原因吧!

  吸引更多的关注以汲取成长的力量来证明自己

  小婴儿这时候的人生经验实在是不够丰富,身体能力却开始有些增强,这时他还不能让大家确定他的能力,但是他实在太想让大家了解他真得很了不起,可是爸爸妈妈还有家里的其他人总是对自己的能力不够重视的样子,怎么才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呢?小婴儿们通过许多次试验,他们发现,当他们和爸爸妈妈对着干的时候,爸爸妈妈的目光聚在自己身上的时间最长,于是,他终于总结出来:噢!原来反抗可以让爸爸妈妈觉得自己很不得了啊!他真的很喜欢这种因反抗而被关注的场面,就算是挨一顿揍也值得啊!因此婴儿对自己不确定性的烦恼,通过成为一个问题儿童让大家确定下了自己的身份,使大家承认了自己的力量。婴儿们很聪明呢!

  缺乏足够的交流

  在这个发展时期,孩子与父母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往往是孩子不听话的一个重要根源。随着孩子的成长,知识的增加,他们懂得了不少的道理和知识,独立性也逐渐增强,如果这时父母还把孩子看做什么也不懂,事无巨细都要管,孩子就不愿意按父母的指示办事,而是按自己的意愿行动。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父母往往认为自己是一家之主,容不得孩子有一点不同意见,孩子则觉得父母不应干涉过多,自己有自由行动的权力,而双方又缺乏足够的交流,于是孩子就会表现出对父母的抗拒和不服管教。

  反抗期的到来也意味着独立期的到来

  孩子在摆脱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中,为了寻求或保护逐渐形成的、比较脆弱的“自我”,为了抵抗和排除在他们看来是对抗自己的外在力量,往往会出现一些无理的反抗。他们对父母的言语,不管对不对,一概排斥,目的只是为了反抗而反抗,并没有适当的、站得住脚的理由,这是孩子要求独立的表现。 

  受到了挫折

  孩子在外面或者家庭中受到了挫折,也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听不进别人的批评或劝导,看不清挫折的实质,一意孤行地坚持自己的做法,固执己见。或者即使知道错了也不愿意改正,明知故犯。

  以上种种原因,于是乎,孩子为了表现自己的独立意识,就会对大人的教育,反其道而行之。大人说什么,就故意不按照大人的话去做,大人叫他往东去,他就向西走,大人叫他往上,他就偏向下。反正大人的意图是要孩子干什么,孩子就偏不干。这种心理也叫做“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