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脊髓灰质炎的防治法
[病因]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本病病因是特异性嗜神经病毒经口侵入机体后,先在咽部及肠道淋巴组织中繁殖,然后进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症。部分患儿的病毒可通过血脑屏障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细胞,使之变性、坏死、功能消失,结果由其所支配的肢体出现瘫痪,形成小儿麻痹症。
[症状]
急性期,表现为头痛、发热(双峰热)、咽痛、呕吐等。
有的病例1~2年渐渐自愈,有的则不能完全恢复,遗下肌肉瘫痪、萎缩、关节畸形等症,这种后遗症具有软、细、凉、畸形等特征,并以下肢为多见。
[检查诊断]
具有典型症状。本病终年均有发病,但夏秋季较多,1~5岁婴儿发病率最多。
脑脊液检查,细胞数大多增加,一般以淋巴细胞占多数,细胞数减少时蛋白质增高,呈细胞蛋白分离现象;取粪便作病毒分离,阳性率高;另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有助于诊断。
肢体瘫痪多在急性症候消失后出现,延续1~2周开始恢复,6个月以内恢复比较明显,过后则恢复较缓。发生瘫痪之前一般有发热期病史。
[治疗]
加壮他敏肌肉注射,20~40天为一个疗程。可根据病情用1~2个疗程或更多,或用谷氨酸钠。具体用药须由医生确定。
[预防与调理]
保证科学喂养患儿,保证营养全面、合理,增强抵抗力。
婴儿患病后应实行隔离,隔离期不少于40天。
婴儿患病初期应多静卧,避免疲劳。急性期卧床休息,不搬动,注意使患肢处于功能位,避免受压,手足不要下垂,宜睡木板床,以免造成畸形。
在高热时期宜用半流质、流质饮食,高蛋白、高营养饮食。
预防褥疮及肺炎,鼓励患儿进行恢复性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