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娃死了,能不能让它活过来

乐清网_儿童_早期教育_ 2011-01-27 转载自:乐清网

死亡是每个人都不能避免的一个阶段,因此就不能忽视相应的教育。儿童会对死亡有一定的思考和反应,他们会提出一些问题,这时,教师和家长应该认真对待。如果回避这方面的教育,那么儿童就可能会对死亡产生误解。我们有必要寻找合理的应对措施,使儿童头脑中出现的问题一一澄清。儿童的身心尚未成熟,对于如何帮助孩子了解生死,格外要注意技巧。

鼓励孩子“说出来”

鼓励孩子主动说出心中的想法,别只顾着自己说活。就像心理医生面对前来咨询的人一样,重点在于听患者讲出他(她)心中的感觉,而不是让医生讲。同样道理,要多听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成人喋喋不休。因为孩子大部分都处于话语权的"弱势"地位,比较被动,所以要多多了解他们心中的想法。如果孩子觉得很难过,就鼓励他(她)将心中的难过释放出来。要随时知道他(她)的反应,不能只是单向的,都是大人在讲。用心倾听孩子心中的想法,对于教育者对症下药,是重要的前提和准备。

适当的态度

对孩子的教导,要敏锐而带感情,但不要感伤或矫情。这一点非常重要。教育者不能冷冰冰,不带感情地说:"死亡没什么!"尤其是不能说:"死亡就是以后你没妈妈(爸爸)了。"这样会伤害幼儿的感情。但同时也不能太滥情,小孩子本来并不怎么悲伤,但被成人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可能反而感到死亡很恐怖。所以,虽然要带感情,但也不要太感伤,要适度而行。

避免形成错误概念

传统上的一些委婉说法,会让孩子形成对死亡的错误概念。国外的研究表明,3岁左右的孩子最容易对成人的委婉说法形成错误概念。成人往往会处于保护儿童的目的而简单做答(也是推托)。儿童受理解水平所限,会更加困惑和恐惧。如果这样对孩子解释某个长辈的去世:"某人是去很远的地方旅行去了。"那么孩子有可能就会害怕旅行,或者对父母出差有恐惧感;如果这样解释:"某人是在静静地睡觉。"那么孩子可能会抵抗睡眠。委婉说法会造成孩子的认知混淆和对成人的不信任。孩子更愿意听一个不完整但是诚实的答案,而不是成人的不信任。如果家长放心地告诉孩子一个答案,如:"某人死了,我们再也见不到他(她)了……"同时向孩子说明会永远爱护他(她),直到他(她)长大。这样有助于营造一个开放的氛围,孩子以后也会问教育者更多的问题。

避免专业化的解释

也就是说,别长篇大论,说了很多的医学名词和学术术语,但是对孩子却没有帮助。当孩子问你关于死亡的问题时,你可以先问他(她):“你怎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呀?是不是有什么特别原因啊?”通常你问孩子,他(她)就会讲的;但你若不问的话,只是根据他(她)的表面提问,以大人的想法一再回答,并不会真正解决他(她)的问题。

举一个例子:有个小孩子在公园里玩的时候,不小心把一只青蛙打死了,他就叫来爸爸,问:“它是不是死了?”爸爸回答:“是,它是死了。”小孩接着又问:“能不能让他活过来?让它像原来一样蹦蹦跳跳的?”爸爸说:“不行了。”然后小孩就开始问:“那什么是死?”这个爸爸刚好是个医生,就讲了很多医学上什么叫死,在科学上什么叫死。讲了很长时间,小孩子很不耐烦,开始大哭了起来。爸爸虽然是医学专家,但不是儿童心理专家,就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小孩子回答:“会不会突然有一天有颗石头,在我走路的时候就把我砸死?”这是成人的头脑不会想到的,但正是小孩心中所想的。当然这时候,爸爸就应该安慰他说:"不会的,你不会死,不会受到报复"等等。

所以,如果孩子问到具体的死亡问题,一定要先知道他(她)内心本来本来的意思,要针对他(她)真正想了解的方面,进行解释和安慰,才能真正地消除他心里的阴影。以孩子能了解的程度来讨论,而不是使用专业术语的描述。换言之,要看孩子是几岁,一般他(她)能听懂到什么程度,再以他(她)所能了解的程度来解释。

总之,当你意识到生死教育的重要性,当遇到相应问题时,要采取合理的教育措施,而不是一味地搪塞和躲避。正对孩子进行正确的生死教育,有利于让他们及早懂得回报父母的爱,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快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