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养育好孩子
放养孩子 第三诫
远离所谓的“亲子专家”:
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养育好孩子
让乐清产妇们受尽折磨的《孕期完全指导》
你读过《孕期完全指导》(What to Expect When You’re Expecting?)吗?你肯定读过,要不然就是你的伴侣读过,所有人都读过。我当初怀孕时也读过。书上的内容的确给了我不少帮助。
但也非常恐怖,就像绝大多数针对父母们的“建议”一样。
之所以说书上的内容有帮助,是因为当你不知道腹部的疼痛究竟是因为胀气还是因为子宫收缩时,可以翻开此书参考一下。(如果婴儿的头已经冒出来了,那肯定不是因为胀气。)然而,尽管最新版的《孕期完全指导》反复提醒乐清产妇们“不要有负罪感”,但书中的内容的确具有很强烈的倾向性:某些做法是正确的,另一些则是错误的,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第四版前言中的一句话很好地说明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前所未有的症状大全,前所未有的解决方案汇总。”
没错,好像乐清产妇们担心的程度还不够一样。
例如,书上单是关于“饮食结构”的章节就占了29页的篇幅。(更别提还有《孕期饮食指导》这本专门衍生出来的书籍,等到你读完,孩子可能已经该上法学院了。)作者告诉乐清产妇们,一定要注意饮食均衡,这一点确实无可厚非。然而,他们接下来又解释说,这绝不仅仅是多吃几勺菠菜沙拉、少吃几口奶油蛋糕那么简单。作者提醒乐清产妇们随时注意:“你摄入的每一口食物,都是用健康的营养物质滋养胎儿的一次机会。”
不是“每一天”,不是“每一顿饭”,而是“每一口食物”都必须殚精竭虑地进行安排,否则就是对腹中胎儿的“极度不负责任”。
那么,假如你在吃下某一口东西之前没有经过“充分考虑”,又会怎么样呢?天哪……或许孩子在学校里会表现出反应迟钝,或许一辈子都会受到肥胖问题的困扰,甚至更加糟糕。毕竟,书上列出了精确到个位数的热量和营养配比方案,按照这些方案安排饮食可以带来“巨大的益处”,包括“更佳的出生体重,更良好的大脑发育,降低患先天缺陷的概率”。
哎呀!要是这样的话还不能让乐清产妇扔掉她手里的香肠三明治,那还有什么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然而反过来,如果哪位乐清产妇没能抵制住美味的诱惑,终究还是在三明治上咬了一口,那她心中一定会立刻充满深深的悔恨,觉得自己实在是对孩子太不负责任了,至少跟那些意志坚韧如钢、完全按《孕期完全指导》去做的乐清产妇们相比是这样的。尽管“饮食结构”一章同样附有小贴士,告诉乐清产妇们不要有负罪感,但也只是说“放弃负罪感,按书上说的去做,偶尔也可以让自己享受一下”。这样的“享受”应该可以“让你的味蕾欢呼雀跃”。那么,如此高品质的“享受”究竟是什么呢?
“一块蓝莓松糕。”
连纸托蛋糕的水平都达不到。或许在《孕期完全指导》的作者看来,这样一块蛋糕已经跟毒品没什么两样了。
1-3岁分类
《斯波克育儿经》Vs.《街上最快乐的孩子》
现在听我说。一方面,对于一本强调“乐清产妇应该合理安排饮食结构”的书,我们确实很难提出质疑。另一方面,我们几乎不可能不去质疑一本会把孕期女性逼疯的书。“这本书让她们受尽折磨,也让我受尽折磨。”说这句话的是在纽约市西奈山医学院担任产科教授的克雷格•比辛格尔博士,他最害怕的事情就是看见他的患者手捧《孕期完全指导》在读。教授给乐清产妇们的建议则是:“该怎么吃就怎么吃,跟你过去的习惯完全一样,只不过要稍微多吃一些。”
至于“每一口都要充分考虑”这样的建议,还是算了吧—那只会给乐清产妇们增加烦恼。(至于那些吃东西时真的“每一口都充分考虑”的人,不是通常被定义为厌食症患者吗?)正是这样的烦恼才最容易给腹中的胎儿造成伤害。更何况,这只是在孩子出生之前!
而在孩子出生之后,烦恼更是永无休止。随便找一家图书馆或者书店,逛逛那里的亲子类图书专区(或许你已经在这里了,如果是这样,就买下你手里捧着的这本书吧)。在你面前摆着的一排排大部头书籍,全都是各种各样的“专家建议”,数量多得足以让你哭出来。当然,或许你之所以会来到这里,就是因为你已经哭过一场了,原因是你觉得自己不算是个合格的母亲(父亲)。
然而,如果你想减轻这种负罪感的话,可以说是彻底找错地方了。当然,这并不是说“专家建议”类书籍里就没有真知灼见。《斯波克育儿经》尽管已经改版多次,仍然保持着理性和高质量。《婴儿411》(Baby411)也不错,它提醒母亲们,即使不用母乳喂养婴儿,“按照营养配方喂养,(也)不会有什么问题”。那些关于儿童生长发育的书籍,可以让你明白为什么孩子往往不听你的话。(“亲爱的,最好别爬到那头18世纪的陶瓷大象背上去。”)如果你的孩子被诊断出某种疾病,你当然很需要阅读相关的参考书籍。这才是这些书存在的目的和意义。
然而……
我曾随手翻阅过某处书架上的“专家书籍”,其中有些书是这样的:假如你想尝试按书上说的去做,哪怕只是一两章的内容,都不可能成功,至少也会眨眼就忘掉书上的海量细节,然后当你重新翻开书的时候,就会责怪自己做得不够好。需要例子吗?
《街上最快乐的孩子》(The Happiest Toddler On the Block)—没错,让我们比比究竟谁家的孩子更快乐吧—试图教父母们如何跟发脾气的孩子交流。假如孩子的午餐饼干被不小心弄碎了,“没关系,不会有事的”这样的安慰还不够,你还必须“首先表现出尊重孩子的感情,然后再开口安慰”。
按照书上的说法,要是你直接安慰孩子,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所以当你下次跟孩子说话的时候,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一定要先仔细考虑专家的意见,安排合理的措辞,然后再开口。否则,你很可能在无意中犯下大错。
1-3岁分类
那么,当你打算表扬孩子做得不错时呢?简单的一句“真棒”是不够的。《街上最快乐的孩子》建议:“每次孩子表现不错时,可以在他们手背上用记号笔画一道标记作为鼓励。”每天晚上,“跟孩子一起数数他们手背上有多少道标记,每道标记是如何获得的。这样孩子在入睡前,就会感到这一天过得非常成功。”
我不明白这段话究竟为什么让我感到可笑,或许跟其中的荒唐逻辑有关系吧。想象一下,我们需要把孩子每次的良好表现都铭记在心,然后在孩子临睡前,像国王的小丑一样复述:首先,陛下,您起床时没有把枕头摔到房间另一头,真是令人惊叹!其次,陛下,吃早餐的时候,您使用勺子的动作非常娴熟,就像是个大孩子一样……
如果小丑每天都这样喋喋不休,国王能在入睡前感到这一天过得非常成功吗?恐怕不会吧。如果你的孩子每天晚上都需要你一边数着他(她)手上的标记,一边表扬这些标记是如何“来之不易”,如果只有这样他(她)才能安然入睡,你会怎么想?
不妨想象一下那样的情形。
父母们对“专家建议”的严重依赖
除此之外,还有些书籍试图教我们应该如何跟孩子交流。不是提供笼统的建议,例如“尽量不要大喊大叫”,而是精确到了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字,好像在对我们进行人力资源方面的培训,教我们如何对员工进行面试一样。在《我是个正常的家长吗?》(Am I A Normal Parent?)这本书里,有一整章专门用来讨论当孩子询问你对他(她)刚画的一幅画有什么看法时,你应该如何避免让孩子丧失坚持下去的信心。
“你该怎么回答?”书中写道,“要想让孩子相信你的反应,可以先花1分钟左右的时间仔细观看画的内容,然后先不要评论画本身究竟怎样,而是对孩子画画的过程表示赞赏。例如,你可以说:‘我喜欢你在太阳周围画一个黑圈,使太阳变得更显眼。我也喜欢画上的男孩子穿的那件红色上衣。这让我想起了你上次过生日时穿的那件衣服。’这样就可以让孩子相信,你的回答并不是敷衍他(她),而是真正表达了你心中的看法。”
换句话说,一句简单的“画得真漂亮,宝贝”只会让孩子觉得我们都是虚伪无比的大骗子,整个世界都因为这种虚伪而黯然失色。真的是这样吗?我猜作者确实是想帮助父母改善跟孩子的关系,但在我看来,我们越是神经紧张生怕说错了话,反倒越容易让孩子觉得我们虚伪。我们不像是在跟自己的孩子交流,倒像是在按某种复杂的既定程序制作一块精巧的大蛋糕,如果我们没有完全按照师傅教的那样去做,哪怕只有一丁点儿的偏差,整块蛋糕都会坍成一团。
1-3岁分类
这本书还用一整页的内容论述父母是否应该告诉孩子会飞的小仙女其实是不存在的。难道这样的话题真的如此敏感,需要专家来指点我们如何开口?难道所有别的话题也是一样?甚至需要一整本书来指点我们究竟该如何训练孩子养成上厕所的习惯?
的确有这样一本书,书名是《训练孩子上厕所宝典》(The Potty Training Answer)。书上提出了许多问题,并一一予以解答,例如:“我应该为孩子的‘厕所图书馆’准备哪些书籍和光盘?”
厕所图书馆?
你应该清楚这一类书并不只有《训练孩子上厕所宝典》一本而已。类似的书籍还有《我想上厕所》(I Want My Potty)、《该上厕所了》(It’s Potty Time),甚至(我不是开玩笑)《上厕所完全指导》(What to Expect When You Use the Potty),等等。《训练孩子上厕所宝典》在末尾列出了20多本同类书籍,作为你教育孩子上厕所的参考。
此外还有6张专门的教学光盘。
你的孩子打算攻读上厕所方面的博士学位吗?或是准备在牛津大学进行题为“学龄前儿童如厕经历”的演讲?我在大学里修习20世纪俄罗斯历史一直到结课,都没读过这么多参考书。然而,《训练孩子上厕所宝典》在列完20多本参考书和6张光盘之后还嫌不够,又给出了一系列训练孩子上厕所方面的“常用资源”。
像过去那样直接把孩子领进厕所,告诉他(她)坐便器的用法,似乎不在考虑之列了。同样,你也不能问朋友在这方面究竟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否则就好比是问“你觉得建立三条通道的心脏搭桥手术该如何进行”。当然,教孩子上厕所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的亲身经历已经印证了这一点,并且我也的确曾看了姐姐寄来的《所有人都要拉屎》(Everyone Poops)和另外几本书。然而,当所谓的“专家”建议你不仅要把这方面的图书大声读给孩子听,还要“把孩子喜欢的关于上厕所的故事整合进孩子每天的游戏内容中”,“用木偶表演、手指表演或汤匙玩具模拟一场关于上厕所训练的对话”,“在开车和带孩子逛商场时口述书上和光盘上的相关故事”,然后再用孩子自己的照片凑成一本《个人厕所图集》,从而“增进孩子的自我意识”,使孩子能“利用照片展开回忆”。你难道不觉得这实在太过分了吗?但是这样一本厚达100多页的书,却被很多人捧成了“参考意见的典范”,唯独没有人来揭露其中的疯狂。很明显,我们对“专家”的依赖性实在太过严重了,以至于完全放弃了主动思考的机会。
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严重的依赖性?又该如何摆脱它呢?
1-3岁分类
理性分辨“可信信息”和“危言耸听的怀疑论”
在线杂志《家庭节奏》(Family Groove)的主编吉莲•斯沃茨认为,这种情况的形成跟“美食网”(Food Network)的创建过程颇有相似之处。
斯沃茨认为:“每隔10年左右,就会有一种原本平淡无奇的职务被捧到天上去。)20世纪90年代的厨师,21世纪初的家居装饰设计师,都属于这样的例子。”而在20年前,被“捧到天上去”的则是另一类人—母亲。(父亲也是一样,尽管程度没那么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跟养育孩子有关的一切细节都被过分神圣化了,于是在一夜之间涌出了无数的‘专家’,专门指导父母们如何应对这些细节。公共媒体和网络的发展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终让养育孩子的过程变得不再简单,而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谁’、‘什么’、‘怎么样’、‘什么时候’和‘为什么’。”
专家建议—尽管其中有很多实际上是“非专家”建议—的爆炸性增长,使我们不禁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具有足够的常识,能不能处理好跟养育孩子有关的各个方面的问题。而我们越是丧失自信,就越会相信“专家”的话,无论他们发表意见的渠道是书籍、杂志、电视,还是网络。“专家”给出的建议越是细致入微、违背常理、不可操作(真有人会用汤匙玩具作为道具,整天给孩子反复讲上厕所的故事吗?),就越让我们感觉到自己的失败。
这样,当我们的孩子长大后不尽完美时—毕竟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我们就会把一切责任归咎于我们自己。要是我们当初能像“专家”建议的那样,用花椰菜在盘子里摆成一片“森林”,或许孩子就会成为坚定的素食主义者;要是我们当初能像“专家”建议的那样,在怀孕头3个月拒绝一切油炸食品,或许孩子就能上学校里的优等生班。要是孩子的精神有问题呢?交流有障碍呢?做了什么犯法的事,要服5年甚至10年的劳役?那肯定是因为我们当初告诉孩子:“听我说,亲爱的,一块碎掉的饼干并不会毁掉整个世界!”而不是像“专家”建议的那样说:“哦,天哪,你的饼干碎了。真是件令人痛心的事情!”然后再逐渐把话题引往安慰的方面。
“专家”已经把该做的事情都告诉我们了,是我们自己没有照着去做。
那么,我们还有什么选择?把市面上的每一本书、每一篇文章都仔细读完,努力完全按照专家们说的去做?抑或把所有这些“专家建议”拒之门外,哪怕其中的确有一小部分是真知灼见?
很明显,最理想的处理方式应该介于这两种极端之间,至少斯蒂芬•巴雷特博士(Dr. Stephen Barrett)是这样认为的。巴雷特博士并不是前面所说的那种“专家”,而是一名专门负责监督这些“专家”的专家。她是非营利性组织“庸医监督会”(Quackwatch)的董事长,这一组织的职能就是对各种各样的“专家意见”予以核查,标出其中错误和未经科学证明的地方。
1-3岁分类
如果你正在寻求某些问题的答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巴雷特博士的建议就是“一定要找可信的渠道”,例如一本由美国产科医学院编写的教科书,或是由美国儿科医学会开办的网站。巴雷特博士还说:“我并不建议人们利用谷歌之类的社会搜索引擎寻找健康信息。”这或许是因为网上搜到的许多内容都是垃圾信息。(后文还会有进一步的讨论。)“网络给许多人提供了发言的机会。但如果你需要中肯的建议,直接在网上搜索并不是明智的。”
我也同意这样的看法。所以,巴雷特博士的另一条建议就是:有问题就问医生。这就显得很合理了。如果你的问题实在太多,可以让医生推荐一本可靠的参考书。
当然,今天的许多父母都不再相信过去定义的“可信渠道”了。他们宁愿相信这样的说法:“你们过去所听到的一切其实都是错的。”因此,就算听到原本是让人可以放心的消息,例如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鉴定出,塑料奶瓶所含有的化学物质并不会影响孩子的激素分泌水平,家长们也不会注意这样的消息,因为那些对传统观点持全盘否定态度的“专家”占主流。(我在上一章中不是已经解释过了吗?越是吓人的东西就越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我们这一代人总是特别容易接受怀疑论的看法,因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就已经知道不要相信那些标榜“相信我们吧,我们值得信赖”的组织和公司。
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在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的背景下长大的。我们小时候就从新闻上了解到,汽车公司会尽量掩盖自己产品存在的刹车问题,烟草公司尽管知道吸烟会导致癌症,却假装对这一点毫不知情。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当然本能地就会对一切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
这些年来,随着我们对添加剂、防腐剂、杀虫剂、糖精、西药、政府部门,总之几乎一切东西(或许除了用循环再生纸包装、带有绿色全面营养标志的土豆之外)的质疑,我们有些人逐渐形成了这样的态度:不能相信任何人、任何东西。结果,这样的“不相信”反而带来了另一个方向上的轻信:每当我们听说又一项传统的东西遭到质疑时,就会本能地相信这些质疑的说法。洗发水会诱发癌症吗?我们早就清楚这一点了!
网络会为我们的担忧提供证据,更会催生新的担忧。你的饮用水安全吗?你每天早晨吃的麦片安全吗?你买给孩子玩耍的沙盘呢?然而,正如巴雷特博士所说(尽管他的话同样很容易遭到质疑):绝大多数公司其实并没有试图向我们销售有害或有缺陷的产品。就算没有职业道德的约束,这样的产品也很可能会带来商业上的麻烦,一旦事发,相关公司就需要召回市面上的一切产品,除此之外还要担负巨额赔偿。无论怎样,这样的代价都太过沉重了。
所以,我们面临着这样的选择:究竟是相信那些所谓的“专家”,还是相信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高度有组织的社会当中,我们的生命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受到威胁呢?
1-3岁分类
相信自己,聆听孩子的想法
1946年,斯波克博士最初撰写《斯波克育儿经》时,就以下面这段闻名遐迩的文字开头:“相信你自己。你知道的东西比你自己以为你知道的更多。”而今天的所谓“专家”们则是这样的腔调:“相信我们。很多事情你都不知道。”后面这两句话听多了,很容易把我们逼疯。
要想平静下来,只需要记住:养好孩子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聆听孩子要说的话,用心去爱他们,不要让他们被车撞到。
当然,在你怀孕时,也不要在过马路时吃香肠三明治。
真实的世界
疯狂的婴儿杂志
一位署名为“在恐惧中生活”的母亲在邮件中写道:
我刚读完一期婴儿杂志,上面提出了这样的“建议”:你不应该把婴儿一个人丢在家里,自己跑出去取邮件,因为这段时间可能会失火的。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太疯狂了。
放养孩子小贴士:
初级阶段:不要再买任何跟养育孩子有关的“专家书籍”,除非书的主题思想跟“放养孩子”搭边。
中级阶段:不要再在谷歌或者其他搜索引擎里输入“毒”、“儿童”、“应该”、“自尊”、“全麦”、“掩盖”和“负罪感”这些关键字的任意组合。
高级阶段:记住,在人类发展进化的绝大多数时间里,根本就不存在育儿手册、孕期食谱指南、训练孩子上厕所指南之类的东西。如果你需要为人父母方面的知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询问一位你所尊敬的、比你年长的母亲。她会很高兴地为你解答,并且她的答案绝不会长达3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