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婴儿的最强竞争力

乐清网_儿童_早期教育_ 2011-04-27 转载自:乐清网

一.婴儿最强的竞争力是啥?

  幼儿到四、五岁时,脑量会长至成人的2/3,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情感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最大的发展。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一个儿童如果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燥、猜疑、易怒、悲观、具破坏性、孤独、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等,以后,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将很难把握机会。发挥潜力。可以说,他这时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所以,在幼儿阶段进行正规、系统的情商教育十分必要,这是奠定人生成败的基础。较高的情商是婴儿未来发展的最强竞争力。

  然而遗憾的是,许多家长及幼儿园的教师对此知之甚少,对孩子因情商太低而出现的问题或视而不见,或束手无策,或简单地以批评、惩罚和管束来解决,不懂得以科学的眼光来识别,以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和诱导。

  小资料:

  1.情商到底是什么?

  “情商”(英文简称EQ),又称“情感智力”,因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丹尼尔·戈尔曼的《情感智力》一书而风靡全球。它主要指人类了解、控制自我情绪,理解疏导他人情绪,通过情绪的自我调节、控制以提高生存质量和决定人生未来的关键性的品质要素。更有心理学的研究提出了如下的公式:

  成功100%=EQ80%+IQ20%

  即人的一生,20%由智商决定,80%由情商主宰。

  2.情绪情感影响人的学习效率

  心理学家泽尔勒做了这样的实验,让甲、乙两组学习能力相同的学生都学习无意义音节,同时让他们做排列方块实验,然后测验他们对所排列图形的记忆效果。

  当甲组做排列方块实验时,给予赞美的评价,接着再让他们继续学习无意义音节;而对乙组的学生却给予非常严厉的批评和指责,随后让他们再学习无意义音节。结果发现,乙组学生受到批评后,心情沮丧、紧张,方块实验成绩越来越差,无意义音节的学习效果也大大降低,而甲组学生却积极性高涨,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实验证明,良好的情绪和情感状态与学业成功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关系。

  二.家长引导孩子情绪的错误态度和不当行为

  然而,我们的家长对培养孩子的情商往往缺乏主动意识,甚至当孩子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时,会出现很多错误处理态度或不当的行为反应:

  ● 交换型,即用有吸引力的事物使孩子终止某些消极的情绪。

  如见到孩子悲伤时,马上去买孩子喜欢吃或玩的东西,只要孩子停止那种消极的情绪,什么条件都答应;或者不管孩子的情绪如何,刻意压制其情绪的爆发,甚至对他们说:"如果你想别人看得起你,最好把这些不好的情绪埋在心里。"

  ● 惩罚型,即用责备、恐吓或打骂来终止孩子的消极情绪。

  这类家长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情绪或发泄情绪的行为上,不去深究孩子产生情绪的原因,甚至动辄以批评的态度对待孩子产生的情绪。就算有时主动了解原因也只是为了作出反应:"合理"的原因会得到谅解,稍微"不合理"的原因会受到责备,而非常"不合理"的原因会受到严惩。

  ● 冷漠型,即虽接受孩子的情绪表现,却不作出积极的反应或加以引导。

  这类家长不关心孩子情绪的变化,常会让孩子感到孤独和无助。

  ● 说教型,即不注意孩子情绪或行为的原因,反复埋怨或罗罗嗦嗦地说教一番。

  这类家长的行为极易引起孩子的反抗或厌恶心理。

  以上4种处理方式,都对孩子情商的发展不利,必须加以克服。要想妥善处理孩子的情绪,提高孩子的情商,家长必须善于通过情感上的共鸣或移情作用培养孩子感觉他人情绪的能力。如看到孩子流泪,就能设身处地地想像孩子的处境并感受其悲痛;看到孩子生气,则感受到其失败或愤怒。家长接受并与孩子分享这种感受,会使孩子更有信心面对困难,因为孩子感到身边有可信赖之人的支持。家长不责备孩子,不嘲笑孩子的情绪,不主观地否定孩子的意向,不拒绝他们的要求,孩子就会让家长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只要孩子觉得家长与自己的立场是一致的,就愿意与家长一块解决问题,接纳家长的意见。
三.从小进行情商教育打造最强竞争力

  婴儿情商的3个工具箱

  工具NO1:冷静下来

  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他的情绪反应往往来自身体,而不是情感方面。身体健康的孩子,较少有极端情绪反应,更会擅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充满活力。

  让孩子学会冷静下来,能够很好的掌控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可选择孩子最轻松的时候进行,这时的孩子更乐于去尝试一些新鲜事情。

  方式:

  ● 用手指在孩子的背上画字、数字或图形,让孩子猜。

  ● 让他的肌肉紧绷五秒钟左右,然后彻底放松。

  ● 有规律地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从双脚开始,慢慢地往头部方向移动。

  ● 深吸一口气。让孩子吐一口气,然后保持几秒钟,这样,当他吸气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大吸一口了。

  工具NO2:摆脱沮丧情绪

  令人不快的经历一旦在孩子的情感记忆库里沉积下来,当他再遇到类似的状况时,这些记忆碎片就会被激活,产生更激烈的反应。这不仅让孩子自己难过,还会影响同伴对他的态度。于是,孩子越来越会在意旁人对自己的态度,变得越来越焦虑和自闭,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在一天结束之前教孩子将当天的痛苦情绪过滤掉,实在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试着和孩子一起,选择一两项下面的活动,想像着把不良情绪排放出去。

  方式:

  ● 让他发泄几分钟。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试图去压抑他的情绪

  ● 作吐气运动,将“坏情绪”呼出来。

  ● 想像着自己站在明媚阳光下的一条凉爽新鲜的溪水中,沮丧的情绪被溪水冲洗殆尽。

  ● 自己对自己说:“让它去吧”、“没事儿”、“我现在感觉好多了”。

  工具NO3:积淀愉快经历

  每个孩子都会有很多积极正面的体验,如果这些愉快的瞬间能够积淀下来,将会成为孩子宝贵的精神资源。等到下次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更会成为他自我安慰和鼓励的力量源泉。家长可以在晚上临睡前、在帮助孩子排遣掉不快的情绪时,教孩子学会如何将美好的时刻变成自己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方式:

  ● 回顾一天的生活

  跟孩子谈谈那些美好的情景,比如与你共处时的甜美,完成某件事、学到新知识时的喜悦等等。尤其要引导孩子去找找那些与自己平时感受不一样的场景。

  ● 情景再现

  首先,由孩子想像困难场景,让他通过有效的正确方法去面对,引导他想像正确行为所带来的良好情绪。

  然后,在孩子所想像的困难场景之下,让他用不正确的方法处理,引导他想像因此在他的内心所产生的不良情绪。

  最后,让孩子有意识地在以上两种处理方法中做出选择,并由他将这种方法“情景再现”地表现出来。

  ● 鼓励孩子

  鼓励孩子把正面的情感体验渗入自己的身体,就像水被吸入海绵一样。如果你的孩子处事过于谨小慎微,就鼓励他想像自己被意外撞倒的情景,看他如何想办法保持放松和冷静,从而不再担心自己是否摔疼了。如果你的孩子争强好胜,就鼓励他想像在一场棋类游戏中输了,看他如何摆脱这种让自己沮丧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