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自创快乐时光游戏

乐清网_儿童_早期教育_ 2011-04-27 转载自:乐清网

我们在网络上发出了“快乐时光”的征集,并从中精选出了6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快乐”。我们发现,孩子的快乐和节日、玩具、糖果等等无关,只和父母的用心程度、投入程度有关。

黑暗之光

讲述人:飞飞妈,儿子111个月

我们响应前几个月“关灯一小时”活动的那天,很早就带着孩子躺在了床上。本来我是想漫无目的地给他讲几个故事,把这段时间给消磨掉。后来正好有人打电话来,我就摸索着去接了,然后顺手把书架上一直没怎么用过的手电给带进了卧室。儿子看见黑暗之中的这束光线,马上兴奋地从床上爬了起来。我顺势和他玩起了手电。

先是让他拿着手电新鲜了一会儿,然后我提议,我来照,他去抓墙上的光点。哎呀,这回可玩疯了,他一边尖叫着一边左扑右扑、上扑下扑。之后我又把光点移到了地上,他就光着小脚丫下了床,开始追着踩,还用手一起抓,开心得要命。我又把光打在了他的手心里,他一合手我就关上开关,他兴奋地以为把光抓住了;一松开手,我就赶紧打开开关,再让光乱跑。我们乐此不疲地玩了1个多小时,关灯的时间早过了,还是不舍得把灯打开。最后玩累了,我们都蜷缩在被窝里,打开一点点光亮,我开始给他编故事,他一会儿爬出被子,一会儿又钻回来,忙得不亦乐乎,也不记得怕黑了。

专家点评:

飞飞妈居然想出了让孩子追手电光这样的主意。惹得快2岁的儿子做了一回“鼓上蚤”时迁,爬高摸低,床上地下,追逐踩踏,好不快活!

如果此时在孩子头上戴上心理学实验室里做脑功能成像的电极帽子,一定可以看到孩子大脑的很多地方发出红光,那表明孩子的脑细胞被激活,神经元的突触将得到发育,孩子的视知觉、空间能力、动作的准确性、手眼配合能力都将得到锻炼。

情绪方面,快乐、愉悦的心境将激活皮层下的快乐回路,进而帮助孩子其他生理心理方面的发育。

最重要的,孩子和这样的妈妈在一起,很有安全感,有助于建立起对妈妈的安全依恋,这种依恋对人的一生的人际关系有长远影响。

“变形”纱巾

讲述人:恐龙川川,女儿4

带了肚丫4年的阿姨终于走了,我发现肚丫近来不爱笑了,胆小了,有时有话不敢说,明显是怕我生气。想来想去,还是我心情太烦躁。自己一个人带她,越来越没有耐心。陪她的时候,不是在上网,就是心不在焉地让她自己折腾。陪她玩!是我今天的首要任务!

我们下了楼,没带任何玩具,我把自己的纱巾和肚丫的纱巾都摘下来,展平后扎在脖子上当披风,号称自己是仙女,开始起飞。“飞”腻了,我们每人扯着纱巾的一角扭起了秧歌。然后又开始把纱巾往天上扔,哇,纱巾飘落的那一刹那可真漂亮!可是,为什么展开的纱巾怎么使劲都扔不高呢?要怎么样才能扔得又高又远呢?来,女儿,咱们一起试试。于是我们把丝巾打成一个结再试。耶!一下能扔好高呢!好吧,我们还可以打上多几个结,这回纱巾就变成了沙包,你打我,我打你,看谁打得准。还能怎么玩?我们可以把纱巾别在后面的裤腰上,嘿嘿,一人一个小尾巴,我们来揪尾巴游戏吧,看谁先揪到对方的尾巴。最后,我又用纱巾把我们俩的腿绑上,练习两人三足走,真是母女连心啊,越走越协调。

玩呀,玩呀,欢笑就一直没停止过。

专家点评:

其实,肚丫妈天性也贪玩,这不,贪玩的本性一和肚丫的孩童本性凑在一起,立刻迸发出创意火花,又是仙女飞,又是扭秧歌,一忽儿扔沙包,一忽儿揪尾巴……

如果时不时地释放一下自己的天性,受益的不仅是孩子,还有大人自己。

“隧道”探奇

讲述人:奇奇爸爸,儿子9个月

星期日,我们新买的电冰箱送到了,在整个安置电冰箱的过程中,儿子一直饶有情趣被奶奶抱着在一边观看那个已经空了的纸箱子。工人走的时候问我们,要不要把纸箱子一起带走。妻子刚点头,我突然想起了什么,就说:“没事,自己处理吧!”

妻子埋怨我,这纸箱子卖不了几块钱,还得自己折好了再搬下楼去……我冲她神秘的笑了笑,开始按照我的想法改造纸箱。我先把箱子上下两边的折叠纸都剪掉,再把边儿用塑料教条封好,然后把它放倒下来,哈哈,一个大隧道做好了!我马上爬了进去,舒服地在里面坐了下来。儿子马上挣脱了奶奶的手臂下来,也爬进了“洞”里。我带着儿子开始了“隧道”探险,爬过来,爬过去,围着箱子爬一圈,儿子一边爬一边嘎嘎嘎笑。然后,他自己在“洞”里的时候我在外面叫他,让他分辨该从哪边爬出来。妻子看得有趣,开始加入我们。她把一些玩具布置在“隧道”里,给婴儿设置障碍,有时干脆就和婴儿坐在“隧道”里玩起了玩具。谁能想到一个普通的纸箱子能让孩子如此开心,而且成功地解决了妻子总是唠叨儿子不爱爬的问题。

专家点评:

爸爸和妈妈就是不一样,此为一例。爸爸把孩子举老高,爸爸跟孩子一起摸爬滚打,爸爸跟孩子一起拆装玩具……

总之,妈妈在照料孩子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冷暖浆洗方面,爸爸没得比;但是爸爸可能会更多地带给孩子酣畅的快乐。

妈妈和爸爸在养育孩子上也有自然分工,不用谁来规定,性别特征说了算。

巧捞“小鱼”

讲述人:张倩,女儿3

自从上了亲子班,女儿就对“捞小鱼”的游戏上了瘾,总缠着我陪她玩。可是亲子班有十几个小朋友一起玩呢,家里才只有我和女儿两个人,怎么才能让她玩得过瘾?

突然,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我带着女儿开始翻腾起她的玩具箱,让她把所有的毛绒玩具都找出来,然后摆在房间的各个角落。我和女儿用手架起网,开始去捞那些玩具。女儿觉得这样也很有意思,一网不捞小毛熊,二网不捞小猴子,三网捞个小尾巴尾巴尾巴猪!

然后我们又发明了蹲跳着去捞“小鱼”,我们必须得跳得一样的频率才能保证不摔倒。所以我就干脆放了张音乐CD,让她根据音乐的节奏决定怎么跳,或者是快快小跑着去捞“鱼”,还是慢慢挪着步子去捞。然后我们又觉得光捞毛绒玩具没意思,还是捞真的“鱼”好。于是就找出来她原来有的一套绘有各种鱼类的小卡片,把它们分别放在毛绒玩具的身上,由女儿决定下一条是捞“黑玛丽鱼”,还是捞“箭鱼”。我们足足玩了一下午,看来,两个人玩“捞小鱼”游戏,照样能开心、热闹,就看怎么能玩出新花样了。

专家点评:

这位妈妈的主意真“巧”,孩子一边“捞鱼”,一边唱歌谣,听CD,起初把玩具当鱼,后来给玩具配上鱼卡片。孩子在快乐游戏中,音乐感、节奏感、分类、认汉字、大小肌肉动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可谓一举多得。

石头“工厂”

讲述人:娇娇妈妈,女儿211个月

带女儿出门散步,她总喜欢捡地上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也许这和她视线比较低有关吧。有一次,居然在我没注意的时候对着一泡狗屎“研究”了起来。

不过我倒是想起来,不如把她喜欢捡地上的东西的这个兴趣发挥一下。于是我交给了她一个具体的任务:捡石头,而且要捡光滑的小圆石头。女儿很开心地开始“执行”任务了。我发现她还真是超强呢,我们一路走回家她至少发现了4块符合我要求的小石头,也许让我捡,还一块都捡不到。

回到家,我把石头洗干净,把颜料盘里兑上几种色彩鲜艳的颜色,交给女儿一只毛笔,自己拿了一只,开始随意地给石头“穿花衣”。我们一会儿就把4块石头都涂好了,女儿没玩够,就又拉着我下楼去捡石头。最后我们涂了一堆的石头,足够办个石头加工厂了。画完之后,我们又拿它们玩起了做饭的游戏,偏绿色的当菜,偏红色的当肉,偏浅色的当米饭等等。玩够了这个,又开始给小石头们排角色,谁演小泥鳅、谁演小黄狗啊什么,瞎编起了故事。我发现女儿居然能把以前我给她讲过多遍的故事复述出来,而且还有着超强的“篡改”能力。这一天,我们用一堆不花钱的小石头玩得开心极了。

专家点评:

爸爸妈妈总想让孩子做他们想让孩子做的事情,这无非是安安静静地、干干净净地做些有用的、有出息的事情(识字、数数、说英文……),可是孩子却总是不乖,他们要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堆沙子、玩泥土、大声吼叫、嬉戏打闹、目不转睛地看蚂蚁排队搬家……孩子就是孩子,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大多是顺应着他们的身心发展需要的。如果在他们感兴趣的这些事上再加以“快乐”引导,也许就会有“双赢”的效果。

专用“飞机”

讲述人:小希妈妈,女儿5个月

小希这天可能是厌烦了总被抱着,更加厌烦了躺着,因此烦躁不安,闹个不停,抱起来也哭,放躺下更闹。老公过来看她了,大概心想:“怎么这么个小人儿也哄不好?!还得我亲自出马。”老公让我把女儿从他背后放在了肩膀上,小希一下子就不闹了,睁着乌溜溜的黑眼睛东看西看。“嘻嘻,这个高度我可是还从来没达到过呢!”我猜她是这么想的。老公架着小希开始缓慢地蹲下、站起,又慢慢地超前走和后退,小希兴奋极了,开始咧开嘴笑。这样慢慢地走了一会儿后,老公开始加速了,忽前忽后、忽快忽慢、忽左忽右,用不同的速度在屋子里“飞”来“飞”去,小希开心得嘎嘎大笑,我好像还真没见过女儿如此放声大笑过。后来老公停在了穿衣镜前,小希一下子看见了镜子里“坐飞机”的自己,就更高兴了。老公得意地看着我,估计是想说:“怎么样,还是我能让女儿开心吧?!”

专家点评:

5个月的女孩儿居然也喜欢骑在爸爸的肩上,任由爸爸蹲下站起,前进后退,忽快忽慢,忽左忽右地“坐飞机”,而且开心得嘎嘎大笑。殊不知,孩子就在这样的快乐中逐渐认识了三维空间,认识到前后、左右、上下的不同。

点评专家:陈会昌(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儿童心理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