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越不用脑越有创造力?

乐清网_儿童_早期教育_ 2011-04-27 转载自:乐清网

之前有个报告《“越不用脑”,越有创造力》,对上面那个已得到高度认同的说法产生了一定的震荡和颠覆!

  我们是否犯了善意的错误?在孩子探索的过程中,父母如何把握“作为”和“无为”?怎样做,才能让孩子从自己的心底产生创造的意愿并从中得到快乐?

  带着一系列问题,我们走访了多位专家。

  深度访谈:罗劲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心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

  “让曾经脑损伤的人做顿悟的难题,他们比正常人的效率要高。原因在于他们的常规思维被抑制了,他们的思想也就更自由了!”

  1个概念

  记者:您对创造性思维中的“顿悟”非常有研究,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罗劲:顿悟是一种突发式的解决问题的过程,类似于我们日常所说的“灵机一动”。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我们先来猜个谜语:它能搬动巨大的木头,却移不动一枚小小的铁钉。这是什么?你可能首先会想到起重机之类的东西,但我们的答案是“河流”。在找到“河流”这一答案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需要打破思维的僵局,实现一种顿悟。我们的研究,就是用谜语或者脑筋急转弯作为实验材料,采用脑成像技术,记录人们在顿悟的一瞬间大脑的活动状况。

  2个阶段

  记者:“少用脑,多创造”这种说法似乎非常具有颠覆性意义。但说实话,也很容易造成误解。您能否具体解释一下“少用脑”的含义?

  罗劲:实际上,我们的实验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我们主要关注在顿悟过程中那些兴奋的区域,这说明这些区域参与到顿悟的过程中来了。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多动脑,多创造”。

  不过,我们发现,在顿悟的一瞬间,有些关键脑区不但没有活动,反而是处在抑制状态的。于是,我们开始思考,创造力活动可能存在的一个新的原则:少动脑,多创造。当然,这里所说的少动脑,指的是负责常规思维的那部分脑区。因为如果这部分脑区持续活动,我们的思维就会沿着一个常规的模式进行下去,非常规脑区的活动就会处于一种不太活跃的状态。

  一位意大利学者作了一项实验:让脑损伤患者,尤其是额叶损伤的患者做顿悟的难题,结果发现他们解决问题的效率竟然比正常人还要高。为什么呢?因为额叶主要负责的是自上而下的控制和常规思维。这部分思维不工作了以后,人的思想反而更自由,也更能够想出一些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来。

  再比如在拆字实验中,要把“四”字拆出一竖,成为一个“匹”字,人的枕叶(负责知觉的区域)是要被抑制的。为什么要抑制呢?因为人们把“四”看成“四”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过程。只有这个过程被压制住以后,他才能够想到新的可能性。

  由此,我认为在大脑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中不一定只有加法,而可能存在减法的原则:在有些情况下,少动脑才能多创造。

  3点启示:

  记者:您认为这样的研究结论对儿童教育有哪些启示?

  罗劲:我认为主要有3点。

  启示1:

  指令过多会导致思维定势。其实,我们对孩子的很多所谓的教育都是一种对孩子额叶的强化训练,或者说是对常规思维的强化训练的过程。我们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来听我们讲,按照我们的方法去做、去想。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如果想集中注意力,不东张西望,他的额叶一定要持续地活动。同时,如果我们再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你的指导去做,不允许他有自己的“小聪明”或者“胡闹”的想法,那么对孩子额叶的训练就更加强化了!而我们对额叶的功能训练得越多,孩子就越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或者对他的创造性思维造成束缚。

  启示2:

  压力过大,会强化常规思维。相反,有些例子证明,儿童的压力小,会对他的创造力思维有所帮助。这是因为创造性活动需要挪动常规思维的整体结构。如果在这个时候,成人在外部施加的压力过大,他只能一次又一次地选择用常规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启示3:

  问题意识是创造力的奠基石。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孩子对问题的关注本身对他的创造性是起奠基作用的。我们需要鼓励孩子对问题保持持续的兴趣和关注,鼓励孩子对这个问题始终如一地去探寻。

  故事吧,那年,那事

  我记得三四岁的时候,一次和爸爸一起走夜路,我发现无论我走得多快,月亮总是能跟上我。我问爸爸:“月亮为什么跟着我跑呢?”记得爸爸当时给我解释了半天,比如月亮离得很远,等等。我使劲点点头,表示自己已经明白了。但实际上,我一点也没听懂。而且,这还让我觉得很焦虑:我的脑子真笨!

  不过,现在想起来,实际上要讲明白这些事情确实非常困难。

  讲述人:罗劲

  “大家”看法

  “孩子曾经给我们带来无数惊喜,但我们从来没觉得那就是创造……”

  ——苏彦捷(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心理学会秘书长)

  我不赞同“培养”创造力这一说法。实际上,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创造无处不在:一个躺在摇篮里的小婴儿用拍打、抓捏或用嘴啃等各种方式来探索他所能处级到的各种事物;一旦学会了语言,他就成了一个标准的“问题专家”……在这种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孩子在创造自己的生活。我们成人所需要做的,就是小心护呵,给予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如果孩子画了一棵红色的树和绿色的太阳,你接下来会怎么做?”

  ——林菁菁(知名艺术家,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博物馆、美术馆展出和被收藏,出版了《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和孩子一起享受创意》等专着)

  鼓励孩子的做法,问问他是怎么想的……总之,给孩子的思想留有余地,这是我们始终要坚持的原则。不要用太多知识性的东西和一些固有的原则“武装”孩子的头脑。要让孩子感到,他“离谱”的想象和大胆的尝试是被允许的。这样,他才会陶醉在自己的创作中,他的创造力才会无穷无尽地按照他自己很尽兴的想法去发展。

  如果我们在第一个环节马上告诉他说:“太阳应该是红色的!”孩子会突然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他可能因此变得很胆怯,总害怕犯错误。这样的心理很有可能影响到他以后的心态。

  故事吧,那年,那事

  小时候,父亲经常会带我去看画展。每一次,父亲把我送到展厅门口,便让我一个人进去。不喜欢的画,我只是浏览一下;喜欢的画,我便会长时间地驻足,用心灵去体味这些画作里面的情感和韵律。耳边没有其他父母关于画派和技法的介绍,一个人看画展,我的心灵从来没有被打扰过。

  讲述人:林菁菁

  保护创造力8条经典原则

  觉得前面的内容太复杂了?没关系,下面这8句话是你启动婴儿创造力的按钮:

  1、从妈妈怀孕到婴儿出生后乃至他长大成人的过程中,都要给予充足和均衡的营养。

  2、提供一个让婴儿感到安全和宽松的环境。

  3、成人要保持轻松开放的态度。

  4、给孩子提供一些没有功利性的“闲书”和玩具

  5、充分鼓励孩子提问和表达好奇心。

  6、和孩子一起创造出新鲜的游戏或对物件的新用法,并给他足够的施展空间,比如他可能会把鞋当作储物箱来装东西。

  7、把你的口头禅从“你长大了就知道了”、“这样做不对”变成“你的想法真不错,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8、对孩子的问题,可以一起查阅百科全书,也可以“信口”编一些答案。让孩子从小知道,世界上的很多问题并非只有一种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