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家送给家长的忠告
5月22日,兰州市某中学初二年级一名年仅15岁的花季少女,仅因一次考试的成绩不理想,就踏上了人生的不归之路;4月初,天水市某学校的小学生李某,因名次排在了班级的后面,害怕家长责骂,离家出走;最近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大约有20%的人存在心理问题。这是为什么呢?记者走访了西北师范大学从事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专家。
多年从事未成年人心理研究的教授说,首先,青少年自身心理素质差是根本原因。
由于我国现阶段青少年学生中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特殊的家庭环境,容易使他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别人支配自己,缺乏责任感等缺点。孤独焦虑,对家长、老师的教育不能正确对待。一旦处在逆境中,尤其是遇到突然变故,常表现出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和上进心,对前途感到迷惘,便采取消极逃避甚至极端错误的做法,制造出一系列家庭和社会悲剧。其次是学校方面,老师们迫于升学压力,往往只重视应试教育,而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明显不足,有时老师的一句“你真笨”的评价,就会给心理发育尚不成熟的孩子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
第三是家庭教育不当。望子成龙的思想在一些家长心中根深蒂固,他们不顾孩子的具体情况给他们制定了过高的标准,以致孩子觉得生活是灰暗的。第四是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比如现在的很多动画片所表现的对死亡的理解就很脱离实际,使孩子们产生“死亡根本不算什么”的意识,不珍重生命。
专家呼吁,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促进他们心理素质的提高,积极疏导和引领他们走出心理困惑的盲区和误区,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的当务之急。
学校要更新教育观念,做学生心灵成长的促进者。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握青少年思想的特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改变绝对的权威或正确代言人的身份,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为人师表的同时,发挥示范、陶冶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家庭和学校要加强学生珍惜生命的教育,要让孩子懂得生命的意义,生命不仅属于个人,还应该属于社会。用剥夺自己的生命作为报复手段,不仅是愚蠢的,也是不值得。
学校要把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德育教育的体系,要建立健全学生心理辅导员队伍和必要的机构设施。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心理辅导员队伍,应当专兼职相结合,以兼职为主。机构设施,主要是办好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室),通过对学生的劝说、辅导和教育,给学生提供心理扶助,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成年人在遇到挫折时,要学会自我调节和疏导。她说,人生十有八九是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未成年人应做到:一要在学知识、学做人中增强识别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要学会和新人新事新环境打交道,增强适应社会环境和人际环境的能力;三要有识人之智、自知之明、容人之量、自胜之强,摆正自己的位置,意识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怎么干才是明智的,随时调控自己的人生方向;四要在尊重与诚信的基础上广交朋友,又要有少量知心朋友可以沟通交流,并接受朋友的衷心劝告;五要善于克服控制情绪的冲动性、盲目性,形成健康饱满、乐观稳定的情绪情感,及时从消极悲观、忧伤愤怒的情绪中摆脱出来;六要在生活中耐得住暂时的贫穷、寂寞和别人的误解,懂得困难和挫折会使人坚强起来,并转变成巨大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