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孩子间的“战争”
从出世以后,孩子每一个转折性的进步都让做父母的狂喜,小不点儿一天天地长大,当孩子开始融入群体,也是父母头痛的开始,他闹脾气了,闯祸了,打架了,哭鼻子了,孩子与别的孩子之间的战事不断,让父母手足无措,因为那是属于孩子们自己的事,不好插手,可闯下的祸偏偏又只能等着做父母的去补救。这时候,最难拿捏的是一个度的问题,因为孩子们都很敏感,任何稍微过火的处理方式,都可能给孩子将来的成长留下阴影。要妥善为孩子收拾战争残局,观念的树立和合理的方法至关重要。
常见战事一:孩子吃亏了
案例
讲述人:星星妈妈
故事主角:女儿星星,2岁多,今年9月刚上幼儿园
心情:困惑
那天早上星星安定下来开始玩皮球,正玩得津津有味,旁边一个小男孩看得眼红,突然一下子把皮球夺走了,星星吓得怔在原地。我也愣了一愣,心里一时像被猫抓一样难受,被别的小孩明目张胆地欺负,星星却不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
可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周五快下班时接到外婆的电话,说在幼儿园,别的小孩来抢星星玩具,星星不给,争夺之中,小男孩狠狠地咬了星星一口,星星没提防,玩具就被抢了,手臂也因此破皮受伤。可是我女儿没哭!这才是让我最心痛的,因为她一再受到侵犯。
问题
我颇有无能为力之感,因为不可能不理智地去打那个抢玩具的孩子,我妈也说得对,孩子太小,什么也不懂,只会用最直接的方式解决问题。然而我担心她一味忍让,会形成逆来顺受的性格,将来如何应付社会激烈的竞争?事实上之前我们一直教育孩子要懂得谦让,到了这个阶段,谦让却成了退让,孩子显然吃亏了。我想对孩子说,再有小朋友来抢你的玩具,你就强硬点,要懂得还击。可是如此又令我们的教育前后不一,孩子可能无所适从。
现在家里意见分成两派,我妈坚持认为不能教会孩子野蛮,谦和礼让还是第一位。我和我爸则觉得,传统教育过于单一,孩子只认得遵守“好”的道德准则,不教她应付“恶”的情况,会令孩子与社会现实脱节。可如何才能科学地教会孩子既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又不把她引向暴力,实在令我们感到棘手。
专家分析
特邀嘉宾:
冯夏婷 华南师范大学儿童心理学专家
孩子为什么会咬人?
3-5岁是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多发阶段,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但未必是带有目的性的,因而不能称为“欺负”。孩子的逻辑很简单,他看到别人的玩具很漂亮,而自己没有,心里就会升起想要的欲望,最直接的,就是伸手拿,如果别人不给,他就可能会抢,甚至很自然地用咬的方式,被咬的孩子感到痛,松开了手,并且哭,他因此得到了玩具。这样,在咬人的孩子心里,可能就会形成这样的观念:通过攻击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稍大一些,孩子学会利用团体关系对某个孩子进行孤立;或者要挟别的孩子要听他的话,否则就打他;或者用嘲笑等方式进行言语伤害,攻击性行为带上了伤害他人的目的,则发展为“欺负”行为。
错误做法
1、把责任推给老师,当着孩子的面数落老师的不是。
原因:孩子之间的争执本来就与老师无关,随便指责老师,无助于事件的解决,也有碍孩子认识真相,着重点应该是教孩子自己去面对挫折和鼓起勇气,责怪老师只会令孩子感到更加惧怕。
2、直接带孩子去与对方父母交涉。
原因:家长都会站在自己的立场说话,而不是站在客观层面,碰到一起就很难理智处事。应该交由第三者如老师来管束。
战后修复
关键是教育咬人的孩子
因争夺玩具而引起咬人和打架事件,是孩子自我进行学习的过程,与本心的善恶没有关系,家长并不需要太过紧张。但绝对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尤其需要注重教育发起攻击的孩子,家长或老师一定要出面干预。告诉孩子要尊重别人的权利。如果玩具的主人不愿意借,那孩子必须学会接受这种不如意。如果因为他哭闹而把玩具给他,只会纵容他的骄横。
咬人事件一旦发生,对咬人的孩子,除了批评他这是不对的,还要对他施以一定惩罚,同时让他看到与惩罚相反的待遇:受到攻击的孩子可以得到呵护和安抚,通过这些举措,令咬人的孩子懂得,攻击他人不但不可能得逞,而且没有任何好处可言。孩子树立起这样的观念,也就能够自觉地摒弃攻击性行为。
被咬的孩子要学会自我保护
第一,孩子经常受到欺负,长期不快乐的积累,会导致心灵脆弱、自卑和害怕与人打交道。因此一定要防微杜渐。
孩子受到攻击,首先是安抚他,让他知道,受到攻击并不是他的过错,欺负别人的行为是错误的。同时告诉他,妈妈会帮助他。
第二,激励他表达,说出受到攻击或欺负的经过和真相,对大一点的孩子,与他分析个中原因,如果别人不是有意的,则教孩子学会宽容。
第三,找老师谈,让老师知道孩子受到欺负,而采取行动去教育攻击他人的小朋友。并让孩子知道老师是可以提供援助的对象。
第四,帮他树立权利观念,让他知道属于他的东西不应该无条件让给别人。教他不要软弱,要学会保护自己。如果别的孩子再来抢他的东西,或者欺负他,则理直气壮地发出严重警告:如果敢欺负我,我可以告诉老师,或者会还击。
第五,平时鼓励孩子多交朋友,放手让孩子自己面对自己的事情,孩子在幼儿园里朋友越多,他就会越开朗自信,受到欺负的机会越少。
第六,父母一定要控制怒火,体谅孩子的年幼无知,和老师一起分析情况,稳定情绪来和对方父母商讨合理的解决办法。吵闹只会伤害感情,于事无补。
常见战事二:孩子闯祸了
案例
讲述人:Leh,25岁
故事主角:10岁时的Leh
心情:疑虑
有生以来,我妈只打过我一次,可那次挨打,叫我终生难忘。10岁那年,小表弟过生日,选了个周日开庆祝会,亲戚邻居全被邀请到他家玩。中午,我们一班野小孩正在玩“公仔纸”,小表弟哭着来找我,说邻居小孩捉弄他,把他推下水渠。我那时可是孩子王,威风八面,一听如此,哪还得了,问清楚欺负他的人在哪,一班人雄纠纠气昂昂赶到现场。找到那群小孩,叫他们道歉他们不干,二话不合就打起架来,我揪住推小表弟的主犯,扭成一团,滚到地上,身子压到一块石头,脑子里灵光一闪,顾不得那么多,捞起石头往对方头上磕了一下,他立刻就哭了,额头上流下血来。我们这方一看事态不妙,轰地一下全跑了。
打了胜仗,我不禁有点洋洋自得。谁料傍晚,快开饭了,却看到下午与我打架的小孩头上缠着白布,牵着他老爸的手,也来到表弟家。我心里暗叫不妙,躲在房间不敢出来,到不得不入座,我才最后一个低头磨蹭着走到桌边,那小孩当即指着我说:就是他。
然后就坏了,我妈面若寒霜地站起来,进房拿出鸡毛掸子,对我说,脱下裤子,背过身。当着众人的面,狠狠地抽了十下,还不准我哭。接下来,叫我向那孩子道歉。作为惩罚,大家吃饭,我在一边罚站,晚饭结束,我吃剩饭菜填肚子,还必须负责洗碗。当时心里真是委屈到了极点,自此,我没有再轻易跟人打架。
问题
这件事对我影响深远。我恨了我妈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她让我受尽屈辱,而且那件事并不是我做错在先,而她不问青红皂白就只知道教训自己的孩子。我妈说,无论我的动机是否有理,我用打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且还造成流血事件,就无论如何都是我错了。可是她也用暴力来惩罚我,实在让我不能心服。后来我体谅到妈妈有一个考虑是为了顾全大局,不想老老少少欢聚一堂的时刻发生是非争吵。可是我也想问,难道就没有更好的、不以伤害自己孩子心灵为代价的解决方式吗?
专家分析
冯夏婷
不能在众人面前责怪和惩罚孩子
当着众人面责怪小孩是不恰当的,这会伤及孩子的自尊心,进而激起其更强烈的反叛和仇恨情绪。而且会因此令旁人对他形成固定看法,认定他是品行恶劣的小孩,推动他自暴自弃,进而屡教不改,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误。教育孩子,是要他出于自觉,心悦诚服地形成好的行为,而不是为逃避惩罚而守规矩,这就必须注意顾全他的自尊心。
战后修复
绝对不应该在众目睽睽下惩罚孩子,而是应该把两个孩子分别带到一边单独地谈,双方的家长都可在场,对待肇事孩子,由肇事孩子的家长发问,而受伤害孩子的家长在一旁听;对受伤孩子,则反过来。
用严肃而平静的语气,问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让孩子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让他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与严重后果。一般来说,孩子伤人都是因为临场控制不了自己,坦诚地跟他谈,他很快就能领悟到自己的过失并真心悔过。如果事态严重,可陪孩子到医院看望受伤的小朋友,教会孩子送礼物作为慰问,并诚恳地进行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