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关照,孩子的健壮素

乐清网_儿童_早期教育_ 2011-04-27 转载自:乐清网

  现在许多父母都特别重视孩子的智力发育,他们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一好百好,前途就会一片光明。然而,事情往往并不像父母期望的那样,有的原来挺聪明的孩子学习成绩却越来越糟,有的对学习一点也没有兴趣。为此,我们有不少父母感到苦恼不安,也感到困惑不解。问题就出在这些父母在注意培养孩子的智力能力时,忽视了培养孩子非智力的心理品质。
  
  在心理学上,我们把那些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称之为智力因素,它主要指记忆、思维、感知和想象等等;而把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称之为非智力因素,它包括意志、情感、性格、兴趣和心理健康水平等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者相辅相成,缺了哪方面,人都难以正常发展,至少说是“不健全”孩子。对此,一些心理卫生机构的调查显示,现代的少年儿童(独生子女)由于缺乏心理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沟通,心理日趋孤僻。据上海市和天津市心理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已有48%的医院就诊患者有心理疾病,其中6-9岁低龄患者逐年增加,北京儿童少年心理卫生中心是全国惟一的一家少儿心理疾病医院,每天来这里就诊的患者有各种心理疾病的少年儿童有60多位。凡来此的病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目光呆滞,脸上忧郁。
  
  究其原因,大多数是由于父母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无知,对孩子心理关照减少而造成的。多少年来那种“吃饱穿暖玩好”的观念,只重视生理发育而不知心理发育的传统育儿法,成了孩子心灵开发的严重阻力。一旦环境发生改变,孩子承受不了突知其来的压力,脆弱的神经、不成熟的心理就会发生病变。
  
  环境和教育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条件,父母的言行对儿童的心理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少年儿童心理卫生不健康往往与教育、生活环境有关。少年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年龄特征,父母应该按照客观规律在了解和研究了自己孩子的个性特征后,再有的放矢进行教育。只有从小培养孩子群体、亲情、容人的意识和健康健全的心理素质,才能使孩子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