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智商的四大误区

乐清网_儿童_早期教育_ 2011-04-27 转载自:乐清网

  北京大学心理研究所的郭勇博士在谈到当今流行的给孩子测智商的情况时说: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一些家长常因不能客观对待智商测试结果而陷入误区,从而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目前测智商存在四大误区

  误区一,智商高就是“天才”

  有些家长抱着鉴定孩子是“天才”还是“庸才”的目的来做智商测试,这显然是荒谬的。智商测试只是儿童心理咨询中一项科研或治疗的评定手段,单纯的智商指数并不能说明孩子是“天才”还是“庸才”。郭勇说,家长和老师应该明白,除天分外,孩子的发展更多是靠后天教育。不能认为孩子智商指数高,就应着重培养;孩子智商指数低,就让他“自生自灭”。

  误区二,智商等于智力

  目前的智商测试通常由语言、数字和图像3部分内容组成,是国际通行的方法。但实际上,人的智力的全部内涵要远远超出这几项,通常而言,人有音乐、语言、空间、数学、运动、人际关系、心理调节7种智能,而目前的智商测试是不可能将其全部测出来的。另外,智商指数是对一定人群按统计学方法得出的数字,虽与智力有一定关系,但并不等于智力水平。

  误区三,孩子都需测试智商

  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智力超常儿童和智力迟滞儿童都只占人群的极少部分,90%以上的儿童都属智力正常范围。因此,专家们普遍认为,测智商只是对那些疑似超常、弱智或心理有问题的儿童才适用,一般孩子不必测智商,动辄让孩子做智商测试会给其带来不良影响。

  误区四,一测定终身

  在心理学界有一个著名的实验,一位心理学家以做智商测试的名义,选出若干名学生,事先不透露真实情况,随意将学生分为两组,然后任意指出一组是智力好的,另一组是不好的。半年以后发现,被称为智力好的一组学生的智力果然好起来,而另一组果然成了不好的。这说明,人的智力是变化的,一次智商测试只能说明他此时此刻的智力状态,而不能作为预测将来智力的指南。这个实验结果告诫家长,千万不要对孩子的智力“一锤定音”。
  
  什么样的孩子应该测智商

  客观地说,科学测试孩子的智商能帮助家长尽早找到开启孩子智力的金钥匙,正确了解孩子的优势和弱势。对于智力低弱的孩子,则能够较早发现,较早治疗。但如果方法不当,过早而又轻率地给孩子盲目定性,则可能直接影响到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孩子可以进行智商测试呢?北京儿童医院康复中心吕主任认为,现实生活中有孤僻、胆小、学习成绩太差、成绩极度不平衡等症状的儿童可以进行智商测试,让心理专家对孩子欠缺的某方面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但不必让孩子知道测试的结果。

  如果孩子表现出超常的智力或能力,吕主任建议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也可以做智商测试。不过,对超常儿童的测试方法比较复杂,专家会采取多种多样的评估方法来鉴定他们的潜能和能力,比如提名法、观察法、动力评估法、表演和归档等非传统方法。

  吕主任说,面对智力超常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注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人品和性格,这始终是第一位的。特别是家长不能刻意把孩子当“神童”来培养,否则过早成名,会给孩子的人格成长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吕主任最后特别提醒说,测试智商应由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人士来进行,一些药店的电脑测智商是不科学的,家长不要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