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绘画题材的选择

乐清网_儿童_早期教育_ 2011-04-27 转载自:乐清网

孩子们最初涉足美术时,在为他们选择题材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一题材对孩子的意义有多大。孩子在美术活动中沉浸得越深、投入得精力越多,使他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了解就越深,他的感官功能也就发挥得越好,这个美术活动对他也就更有意义了。


培养对自己身体各部位的认识,可以作为主要的题材之一。正如我们提到过的,孩子最早开始画的东西往往是一个脑袋加上一双脚构成的人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人始终处于他绘画兴趣的中心位置。当然他画的对象不会是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也不会是阿尔卑斯山上的瑞士孩子,而是自己的家庭,特别是他自己。他的人物画往往突出强调某个身体部位,如“我摔痛了腿”、“我的鼻子不通气”、“我的肚子疼”、“我在刷牙”等等。有些题材同身体的关联很大,如“我在喝奶”、“我去看病”、“我在吃早餐”等等。但只提供一个题材是不够的,要诱导孩子们表现更多的细节。


家庭也是个很好的题材。通过画爸爸、妈妈,甚至家里的小猫,可以增加孩子对家庭纽带的认识。穿衣服、穿鞋、房屋、超级市场购物,都是认识环境的好题材。另外,“我在地上爬”、“我站
在桌子上”一类的题材,有助于孩子认识自己同空间、物体的关系。


孩子们往往在无需诱导、鼓励的情况下自己发现有意义的题材。每个幼儿园老师都知道,如果哪个小朋友家里的猫生了小猫,马上会成为全班的头号新闻。孩子们应该得到充分的机会在纸面上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情绪。“第一场冬雪”、“暴风雨”、“节日就要到来”、“失火”一类的题材孩子们是不会忽视的。有的题材适合于特别的孩子,有些则适合于任何年龄的孩子,如“姑姑给我买了一个洋娃娃”、“我的新衣服”等等。当孩子们急于表达自己的时候,不要在时间和题材上限制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