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孩子与别的小朋友玩

乐清网_儿童_早期教育_ 2011-04-27 转载自:乐清网

在我国目前城市家庭中,一般都只有一个孩子,这些独生子女,缺乏天然的玩伴——兄弟姐妹。对于他们来说,只有父母这样的成人做伴是不行的。哈洛博士在对小猴子的隔离实验中发现,在早期生活中没有与同伴交往经验的猴子,其交往的能力、智力发展都落后于普通猴子。幼儿在其成长过程中,也有相似之处,如果长期地让孩子在与他人(尤其是同伴)很少接触的环境里生活,其情绪、性格、交往技能及智力的形成,均会受到严重的阻碍。

1岁前孩子的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和周围成人;当他能走会说后,交往范围扩大了。他开始对小伙伴感兴趣,往往见了别的孩子就表现得很高兴,跑过去摸摸、拉拉人家,或彼此相视而笑,叫他“妹妹”、“娃娃”……在成人引导下,两个1~2岁的孩子就表现得很高兴地在一起玩片刻了。

孩子在一起玩时,一般是各干各的,看似互不相干,没有什么联系,但在有小伙伴在场与否,对孩子玩耍的兴趣,效果却并不一样。

有的研究认为,有小伙伴在场时,小儿能用一个玩具作出更多的游戏动作,玩的时间也更长。在你的孩子与别的孩子在一块玩的过程中,他开始意识到同伴的存在,学习与别的孩子初步的协调;同时他也观察、学习小伙伴的玩法。当然,有时免不了会出现争抢玩具的现象,这是因为小儿还分不清“你的”和“我的”,还没有形成“所有权”概念。在他心目中,从别人手中取得玩具,与从玩具架上去拿玩具,没有什么区别。为了防止不愉快,最好给每个小儿一件东西,或教他用自己手中的玩具跟别人换。如果你的孩子表现得太好强,总是抢小伙伴的玩具,你可以让他与大一些的孩子一起玩。这样,他能会收敛一些,学习控制自己的愿望、行为。这是小儿学习成功交往的开端。

对于1、2岁小儿来说,不愿把手中东西送给别人,是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你要在他与小伙伴游戏过程中,教他逐渐懂得与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并体会到这样做而获得赞赏的愉快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