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儿童是如何感知节奏
1个3岁和1个5岁的孩子家里没有电视机,也听不到音乐。他们随父母出访作客时,偶然听到主人家播放的立体声磁带,不一会儿,两个孩子就被动人的低音节奏、喧嚷的摇滚乐所吸引,尽管他们不懂得音乐的旋律和手舞足蹈的节奏,但这乐声却使他们异乎寻常的兴奋。
再举一个例子。一位年轻的大学老师,带着他3岁的孩子外出串门,听到电子乐器中节奏器响起的节奏声,那个3岁的孩子便也随着跳了起来,后来竟然翻起了筋斗。可见对于节奏感强的音乐,儿童是很容易反应的。当然,以上两例都是因为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音乐的缘故。儿童对音乐的反应强,适应也快。每天电视、广播都一直开着,在乐声不断的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对音乐已经习惯了,反应也就会变弱。
在婴儿期,儿童刚会坐时,就对音乐的节奏有所反应。也许有的家长已经发现:5~6个月的婴儿也会随着电视或广播里的音乐节奏摇晃身子。对音乐有所反应,不能看成完全理解音乐或欣赏音乐,只不过是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动身体而已。如果我们调查一下肌电图或皮电反应等细微生理反应,就会发现,虽然没有上面见到的反应那样大,但是,根据音乐的特性,也会发生种种反应。而且若考虑到条件反射的影响,那么摇篮曲对儿童有催眠作用,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说明问题的。对音乐的节奏,从儿童早期起,就产生反应,这意味着节奏反应性或节奏的同步性是人类的基本反应之一。它暗示了音乐是联系儿童的重要形态之一。
成人对节奏也有反应。例如,有的人一听到盂兰盆舞(日本人在农历7月15日盂兰盆会时举行的民间舞)、阿波舞的舞曲以及听到赏花领唱等的钟声和大鼓的声音,就怎么也呆不住了,于是也跟着跳起来。可是,在迪斯科和爵士乐舞厅里,随着音乐容易摇动身体的,仍然是青年男女。大概青春期和幼儿期,情绪是不稳定时期,生理反应的表现也最强,因此,对节奏最容易产生同步反应。合上节拍,只能说明对音乐的反应敏感。听音乐全凭个人的体验,不要求人人都有同样的感受,最好还是有独创的听法,但是,节奏反应是否同音乐完全同步,是客观决定的。如果让许多人合上一个音乐的节拍,那么通过音乐节奏,就能使许多人变成相互同步,增强社会的一体感。同他人协同工作时,也要互相合上节拍,如果时机掌握不好,就不能很好地协作。像这样地合上节拍,不论是从适应方面看,还是从社会的发展方面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里,有必要阐明合上节拍同对节奏的反应的差别。在婴儿时期发生的节奏反应,只不过是以音乐为开端,婴儿也产生与音乐节奏相似的节奏反应。严格地说,要取得同模式节奏的同步,必须是当自己的节奏慢时,需要加快反应,当自己的节奏太快时,就要放慢一些。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的顺应,就是为了同对方取得一致,而改变自己。如果不进行顺应,就难以取得节奏的同步反应。在同步中,可以客观地看到自身的节奏,修正偏差,从而也包含着自我否定。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幼儿教育方面,节奏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合上节拍,就必须使幼儿首先学会抑制自己,不随便做,学着和大家一起做。这是初次要求的社会化合作情景。个人具有的节奏,是有冲动性的,是暂时的,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相反,音乐具有的节奏,特别是幼儿园和托儿所里放的音乐的节奏,都是有一定的节拍的,能持续很久。儿童跟小伙伴们在一起,可以诱发自己的节奏感,克服自己或快或慢的倾向,跟大家一同前进,一同游戏。而且因为动作一致,而感到满意。通过节奏,能够看到社会的发展与自己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