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

乐清网_儿童_早期教育_ 2011-04-27 转载自:乐清网

恐惧心理,人人都有。有些恐惧感是先天性自我保护性机制,例如,人对霹雳(响声很大的雷)声的感觉、对大声呵斥者的感觉、对突然的动作、对剧烈的闪电等所产生的恐惧。这种恐惧感,年龄越小的人持续的时间越长;随着年龄的增长,持续的时间会越来越短,引起恐惧的条件也会不断地更换。


恐惧心理的产生是由某些生态因素和其他诱因决定的,性别、年龄、社会、智力等都会促成恐惧心理的产生和发展。有的学者认为3岁和11岁是两个高潮。婴儿期常见的恐惧,是听到高声、见到动物、见到生人、变换环境、触摸异物、感到黑暗、感到孤
独、看到流血、感到疼痛等等。而幼儿期所害怕的事物不仅比婴儿期多,而且也比少年期多!虽然随着年龄增长某些事物已不再使他们恐惧,但是想象却发展了恐惧,例如:怕妖魔鬼怪、怕强盗、怕大灰狼、怕老虎外婆等等。孩子将上小学或已经上小学,恐惧心理会明显减弱。一般地,女孩容易产生恐惧情绪。


恐惧心理的产生,除先天性恐惧之外,还有体验性恐惧、迁移性恐惧、传染性恐惧。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周围世界的机会增多,在接触中难免出现问题,例如被开水烫了、被火灼伤、被锐器碰破、被狗咬鸡啄、从高处跌伤、被门挤疼、迷路、挨打等等,这些痛苦的经验使他感到害怕,这便产生了体验性恐惧。而被开水烫过的幼儿,一看到沸腾的开水,就躲得远远的;被门挤疼的幼儿,进门总是跑进来或跳进来。怕开水、怕摇晃的门扇、打过针的孩子怕穿白大褂的人,这些就是迁移性恐惧。


传染性恐惧又叫间接性恐惧,是由成人的语言、行为、表情等媒介传染给孩子的,这种恐惧并不是孩子直接体验积累产生的。一种是成人感到恐惧,幼儿从成人的语言、行为、表情等感觉到恐惧的情绪,而被传染了,随之也出现了恐惧心理;另一种是成人威吓孩子的语言和动作而使幼儿产生恐惧。


时代的飞速发展,要求我们培养富于闯劲、勇于探索的开拓性人才,畏首畏尾的人是不能适应未来事业和生活的。而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儿恐惧心理如果超过一定的量,会使大脑中枢保持长时期的紧张状态,不仅会影响大脑的发育还会导致其他器官和系统发病,使之睡眠不好、消化不良、心律不齐等,甚至于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容易形成懦弱、多疑、孤僻等不良心理品质。“末代皇帝”溥仪3岁便离开父母,拘于深宫、独处旷屋、夜闻更漏、与鼠雀为伴,虽有太监在旁,也仅在门外不得亲近,而且动辄给皇上“撤撤火”,实在令人可怕。3岁幼童总是处于极端恐惧之中,最后形成多疑、浮躁、懦弱、怪僻性格,恐怕这也是不奇怪的,当然还有其他诸多因素。


恐惧对幼儿的危害极大,家长应予以重视,并及早预防,想办法帮助孩子克服或减弱恐惧心理。不要嘲笑孩子的恐惧心理,叫孩子“胆小鬼”,也不要力图使孩子否认或掩盖恐惧心理。


克服恐惧最有效的办法是增强自信心。尽可能放手让孩子活动,让他们自己去体验,认识不熟悉的事物,适应变化的环境,自信心越来越强了,恐惧心理自然化为乌有。


其次,创造条件使幼儿接触并了解那些本来不危险的事物,以解除其恐惧心理。例如,向幼儿解释,使之相信周围的人和事物无害;让幼儿摸一摸使之害怕的物体,或者家长亲自摸一摸让幼儿感到害怕的物体,或家长亲自到幼儿认为可怕的地方看一看、呆一会儿,让幼儿看到确实没危险;家长还可以给孩子一定的精神准备,克服潜在的不安情绪,上幼儿园之前,可先带幼儿去看一看幼儿园,见一见老师和小朋友等等,这对解除迁移性恐惧和传染性恐惧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