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婴儿发烧必知9大误区

乐清网_婴儿_护理保健_ 2013-07-31 转载自:乐清网

    夏天最让父母头痛,BB不知怎么了,特别爱发烧。年轻焦虑的妈妈们抱着发烧的BB,一脸愁容,同时很多父母对孩子发烧的处理方法,很不恰当,反而增加BB患其他疾病的几率,下面来看看年轻妈妈对婴儿发烧的认识误区。

    人体正常时体温值稳定在摄氏37℃水平(调定点),并在一个狭小范围内波动,一般腋温度波动在36.0~37.4℃之间,口温会高于腋温0.5℃。而肛温又高于口温0.5℃。如果体温高于这个标准,医学上称为发热,俗称发烧。

    许多年轻的爸爸妈妈由于缺乏对发烧的正确认识,导致了许多误区, 影响了孩子的康复,有时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误区一:发烧越高病情越重发烧

    发烧越高病情越重发烧的高低与病情的轻重有一定的关系,但也不尽然。一个体温只有38.5℃的孩子无精打采,可能比体温高达40℃还在活蹦乱跳的孩子病得更厉害。病情的轻重,主要应看孩子的精神状态,而不能仅仅看体温的高低。婴儿因为免疫系统不健全,不能充分发挥功能,往往在病得很重时不发烧。

    误区二:发烧会烧坏脑子

    发烧会烧坏脑子这是一种误解。人体大脑细胞的主要成份是蛋白质,通常要在42℃以上才会逐渐被破坏,而一般疾病引起的发烧很少会超过此温度, 所以40℃以下的发烧, 并不会对脑神经组织造成直接伤害,因此不用担心发烧使“脑筋变坏,智力变差”。只有小儿患了脑炎、脑膜炎等疾病伴有发热时,脑质本身受到病毒或毒素破坏,才会损伤到脑细胞。

    另外,部分孩子发热时会出现高热惊厥,如果没有及时处理而出现频繁的惊厥或惊厥且持续时间过长,可能对大脑有影响。

 

    误区三:发烧都是坏事

    发烧都是坏事实际上,发烧对孩子也是“有功”的。发烧表明机体的免疫机制好,是人体的重要自我保护手段之一。多数发烧是感染性疾病引起的,体温较高时,病原微生物容易死亡;发热时体内代谢加速,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病原毒素排出;发烧还可以刺激免疫系统,有助于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清除作用。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增强温州宝宝的抗病能力。

    误区四:热捂退烧

    热捂退烧会令身体无法散热,甚至令高烧恶化。主任医师陈立民说,“孩子出现发烧不是把他里三层外三层包裹起来,而要稍微解松衣服,让婴儿充分散热。”如果婴儿因为发烧而全身冰冷,也不该热捂,而应该用手搓暖BB的四肢,做力道适当的四肢按摩,帮助婴儿回暖。

    误区五:酒精降温

    酒精对婴儿身体造成损害。有研究指出,酒精会通过婴儿的血管和皮肤,而被身体吸收。因此,儿科医师一般不会采用这个方法给婴儿降温,而是用冰块、凉水敷患儿的腋下、额部、肘部等大动脉经过之处,帮助散热。很多患儿接触到冰冷的东西,会哭闹不安,父母可以选择退热贴贴在患儿头部。

    误区六:打点滴快退烧

    点滴快退烧不利于婴儿自我抵抗力的形成。很多年轻的父母看到婴儿发烧就非常焦虑,把能快速退烧的药和方法,当作最好的方法。听说,打点滴退烧快,就要求医生打点滴;听说吃哪种进口药好,就要给他用哪种药。其实,点滴在临床上运用于高烧超过40℃的患儿,发烧40℃下,又没有肺炎就不用了。一开始就给他用这种方法,不利于婴儿自身抵抗力的形成,也会引起副作用。

 

    误区七:服用阿司匹林

    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令幼儿出现雷尔氏综合症,并发脑水肿及令器官死亡。抗生素不能滥用,尤其对婴幼儿。国外已有研究指出,婴儿滥用抗生素会造成婴儿成年后,出现哮喘的几率大大增加。甚至还可能令婴儿出现雷尔氏综合症,并发脑水肿及令器官死亡。

    误区八:退烧后马上停药

    发热是小儿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体温正常不等于疾病治愈,它只是预示疾病有所好转,而造成感染的病毒或细菌此时不一定被彻底控制,体内的细菌、病毒可能还存在,炎症还未完全消失。所以用药需要一定的疗程,才能彻底消灭体内的细菌、病毒而完全治愈,否则疾病有可能“死灰复燃”,导致病情更为复杂、严重。

    因此,小儿退烧以后,应该继续服药。中医中药可以说在这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一方面可以通过调理脾胃,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激发食欲,促进营养的吸收,使机体各器官的功能很快得以恢复,并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清除体内的余邪,使病情完全治愈。

    误区九:恢复期进食油腻食物

    孩子在生病的时候,一般都会食欲不振,对于孩子发热导致的食欲不振,父母不必过于焦急和忧虑,这是一种暂时的现象。烧退了以后,小儿消化吸收功能不可能一下子恢复到正常水平。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发热时消耗了不少能量,病后应尽快补充。其实这时,小儿形气未充,各个脏腑机能尚不健全,消化能力较弱,过分的补充不但不会吸收,还会增加消化器官的负担。个别患儿因为体内邪热未清,又进食油炸甜腻食物助湿生热,造成病情反复,中医称“食复”。

    因此,退烧后的饮食最好选择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蛋羹、面条等,不要让孩子吃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如炸鸡、炸薯条、奶油蛋糕等,以免影响身体恢复。如果孩子食欲差,不要勉强孩子进食,可以少食多餐。

    发热期间出汗增多,机体水分消耗增加,父母应给孩子多喝一点水和果汁,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西瓜汁和绿豆汤是夏季解热祛暑的佳品,梨汁有润肺止咳的作用,米汤、藕粉易于消化吸收,番茄汁富含VC,父母可酌情选用。在退热后的恢复期,饮食的选择可遵循由稀到干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