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婴儿进行爬行训练?
训练婴儿爬行的重要性
婴儿爬行的标准动作,首先是头颈仰起,然后利用双手支撑的力量使抬高,最后由四肢支撑着体重向前爬行。
由于婴儿在7个月时全身的肌肉还在逐步发育阶段,爬行的动作也不协调,所以大多是匍匐爬行,也就是利用的力量在进行身体的蠕动,在四肢不规则划动的作用下,婴儿往往不是向前进,而是向后退,或者在原地转动。但是,这个阶段过去之后,接下来的就是标准的爬行动作了。
不管婴儿的爬行动作标准与否,都会使婴儿的手、脚、胸、腹、背、和腿的肌肉得到锻炼并逐步发达起来,四肢的协调能力也得到很大发展,为以后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础。爬行是婴儿婴儿期比较剧烈的全身运动,爬行时能量消耗较大。据有关实验表明,爬行运动与坐着相比能量消耗要多出1倍,比躺着要多出2倍。由于能量的较大消耗,大大提高了婴儿的新陈代谢水平,所以爬行可使婴儿食欲旺盛,食量增加。婴儿就吃得多,睡得香,身体也长得快和结实。
婴儿学会爬行以后,由于扩大了视野和接触范围,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刺激大脑,可以促进婴儿的大脑发育,并使婴儿眼、手、脚的运动更加协调。因此,婴儿爬得越早、越多,对增进婴儿的智力发展,提高智商水平越有积极意义。而且能增强婴儿小脑的平衡与反应联系,这种联系对婴儿日后学习言语和阅读也会起到良好的作用和影响。
训练婴儿爬行的方法
婴儿出生以后,运动系统逐渐发育完善,所以总是静静地躺着睡觉。等出生2~3个月后,婴儿就可以仰头了。随着月龄的增加,到7个月左右时,就开始学习爬行了,到了8~9个月的时候,经过一个时期的训练就可以用手和膝盖爬行,最后发展为两臂和两脚都伸直,用手和脚爬行。所以说,婴儿的手臂和必须协调才能完成这一动作。为了让婴儿尽快缩短学习爬行的过程,妈妈和爸爸就要有意识地教婴儿练习爬行。
首先,要有一个适合爬行的场地,比如在一个较大的床或木质地板上,铺上毯子或泡沫地板垫。但无论是什么场地,都要平整而软硬适当,以免如果场地太软,婴儿爬起来就比较费力;如果场地太硬,不仅爬起来不舒服,而且还可能使婴儿娇嫩的手和膝盖受到损伤。同时,爬行场地要保证干净卫生,以免婴儿受到细菌感染。
其次,训练时妈妈或爸爸要给予适当的协助。如果婴儿的腹部还离不开床面,妈妈或爸爸可用一条毛巾兜在婴儿的腹部,然后提起腹部让婴儿练习利用双手和膝盖爬行。经过这样的协助之后,婴儿的上下肢就会渐渐地协调起来,等到妈妈或爸爸把毛巾撤去之后,婴儿就可以自己用双手及双膝协调灵活地向前爬行了。
要善于调动婴儿爬行的兴趣
调动婴儿练习爬行的兴趣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让婴儿俯卧在床上,妈妈和爸爸可以联手对婴儿进行训练引导。妈妈在婴儿前面摆弄会叫或会响的玩具,以吸引婴儿的注意力。比如拿一个熊猫婴儿,边晃动,边亲切地叫着婴儿的名字说:“聪聪,熊猫婴儿要和你做游戏,快来拿啊!”爸爸则在婴儿身后用手推着婴儿的双脚掌,婴儿想要拿到熊猫婴儿,就会借助爸爸的力量向前移动身体。经过几次这样的训练之后,即使爸爸逐渐减少对婴儿的帮助,婴儿也会自己向前爬了。另一种方法是,在婴儿趴着的时候,在离婴儿不远的前面摆放一个会动或者会响的玩具,等婴儿伸手去够时,就把玩具再向远处挪一点。做这种训练时要注意的是,玩具与婴儿手的距离不能太远,要保持看上去伸手可得但又够不着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刺激作用,勾起婴儿想要得到玩具的欲望,调动婴儿向前爬行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