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多的呵护对婴儿只会是伤害
孩子吃饭不好,给小儿喂饭自然便成了父母的职责。在父母完成职责的时候,也谱写出一部喂饭辛酸史:时而,孩子在前面跑,父母或祖辈拿个碗在后面追。一会儿,父母觉得累了,于是强行将孩子固定起来,一调羹一调羹往他嘴里塞饭。为此,父母除了无奈之外,还是无奈。
喂饭要喂到何时才能停止,什么时候才能让孩子自主进食,苦难何时是个头啊!
给孩子喂饭也是无奈之举,许多父母给孩子喂饭,无非是孩子不肯好好吃饭,为了不让孩子饿着,想帮他一把而已。但是专家表示:让孩子自主进食,其实不仅仅是个营养问题,还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育。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 1岁小儿开始渴望自主进食,这也是人类寻找食物的动物本能,犹如婴儿一出生就会用啼哭来表示饥饿,用嘴来寻找食物,稍大一点就会用手捧着妈妈的乳房或奶瓶快乐地吮吸。
随着小儿的生长发育,到了1岁以上,饮食量不断增加,对各类食物的适应能力渐渐增强,咀嚼功能逐步建立,对食物的色香味有了自己的辨别力,这时小儿就开始有自主进食的渴望。
在这一阶段,小孩逐步成为进食的主体,父母的作用应从主导转变成辅助作用,通过鼓励和协助小孩进食,让小孩感到进食的快乐,和大人一起享受食物的美味。如果父母仍然坚持给小孩喂饭,势必给小孩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
1、损害咀嚼功能
由于父母喂饭,往往导致小孩进食时狼吞虎咽,不能充分咀嚼食物,使牙齿的正常发育、脸部的肌肉锻炼受到影响,对牙齿的坚固、预防龋齿等起到不好的作用,甚至对小孩未来的面容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2、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食物咀嚼不充分,咽下肚子不易消化和吸收利用。
3、心理负担过重或角色不明
在喂饭的过程中,父母的各种行为和形形色色的表现,给小孩带来不同程度地心理压力和伤害。如有的父母由于赶时间,一边喂饭一边催促小孩快吃,久而久之会使孩子感到吃饭是一种负担,觉得进食毫无乐趣。
许多孩子对吃饭所持的抵制态度,厌食、挑食的习惯,就是这样形成的。还有的父母,在给孩子喂饭时,往往一边喂饭一边与其游戏,一顿饭经常要喂一个小时以上。这样作为孩子心情固然不错,但是孩子并不明白这是在吃饭还是在做游戏,角色不明。
如形成不良习惯,一旦没有游戏伴随,饭当然就吃不下去了。这种行为如继续下去,将导致小孩的注意力不集中,影响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还有的父母在喂饭时,为了让孩子多吃一点,一边喂一边承诺给孩子各种东西。这样一旦形成习惯,孩子就可能认为,通过吃饭可以获取某些利益。
4、影响小孩动作平衡的建立
据专家研究,中国人聪明与我们长期使用筷子作为进食的工具有关。孩子自主进食,完成一个进食动作,需要手、嘴、眼的相互协调配合,如用筷子,动作就更加精细,协调与平衡能力就更强。如果到了五六岁仍需父母喂饭,这对孩子的动作平衡与协调,甚至对智力都有不良影响。
5、填鸭式喂养易致肥胖
喂饭过量可能将孩子的胃撑大,造成小儿肥胖。喂饭作为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关爱本无可非议,但如果过分关爱,往往事与愿违,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这是每一个父母所不愿意看到的。父母应让孩子知道,吃饭的主体是孩子自己,而不是父母,吃饭是自己生长的需要,并不是为父母而吃饭。
综上所述,父母应鼓励孩子自己吃饭的行为,哪怕孩子在刚开始单独进食时,出现洒落食物、弄脏衣物等情况都不予责怪。如果发现孩子在吃饭过程出现一些不良行为,父母决不迁就,这对逐步养成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