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就是孩子的“生活教练”
北京某电视台曾做过一档考验小学生生存能力的节目。节目给每个小选手十五元钱,让他们从市中心打面的到近郊指定的农户家里拿一杯水,然后再返回电视台,规定时间是一天,午餐自己解决,同时要求老师和父母只能在孩子不知晓的情况下暗中跟随,但不能提供任何帮助。当全程节目录播结束时,人们大跌眼镜,发现这些平常娇滴滴的孩子竟能用不同的方式让自己的这趟旅途尽量舒适——有的孩子打面的时会和人砍价或少坐一站,省下的钱以便美餐;有的孩子则节约中饭,余下的钱多坐一站路,省点力气……父母们不禁感叹孩子的
生存能力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有人提出,父母的百般呵护却没有磨损孩子的生存能力,孩子的生存能力是否不需要培养?
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王民洁认为,现在的孩子从各种渠道接受的信息量要比父母当年多得多,但仍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父母应该教会孩子的,是识别危险的能力,以及必要的防范措施,而不是通过不接触来避免危险。
江苏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金一虹的看法是,父母一方面觉得孩子不会做事,一方面却又替孩子做很多事。这就像教孩子游泳,仅仅是给他救生圈,那孩子永远也学不会,但若放手让其扑扑水,没有了依赖感,孩子就能逐渐学会。这个过程,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去完成。其次,锻炼孩子要在具备一定安全系数的环境里,以及在成人关注的目光下,就像学车、学艺都要有教练一样,孩子的成长也需要“生活教练”。北京的尝试很好,安全系数也高,让孩子“跳一下”就能达到目标。但也有一种现象令人担忧:孩子为了体现无需父母的呵护自己也能生存而离家出走。南京建邺区一位15岁的女孩因不满父母事无巨细的包办而独自离家,虽然靠给餐馆打工生存下来并平安无恙地回家了,但也很危险。其实,在生活中父母每时每刻都有锻炼孩子的机会,比如孩子说钮扣掉了,父母可以顺势拿出针线教孩子怎样钉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