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随时随地开动脑筋
3-4岁的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变得强烈,思辨能力大大提高,处于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孩子将来是墨守成规还是善于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时期父母能否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稍加点拨。
给孩子留下思考的时间
不少家长以为孩子对问题的反应速度越快,思考力就越强,脑袋就越聪明。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孩子回答问题往往是凭直觉,如果家长满足于孩子的这点“小聪明”而不去引导他思考,那么,孩子就会习惯于对问题不假思索地做出回答,而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大脑启动思维“程序”。
所以,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家长最好不要急于让他说答案,而是启发他多问几个为什么,想出几种解决方案,再选择出最佳答案。这种思维练习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进行。
教孩子说话用词达意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尽早教孩子准确用词,不但能防止别人误解他的意思,而且能促使他思维活跃、思路清晰。
家长对孩子的话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对他的表达要多分析,这可以使孩子用词准确、鲜明、生动。比如,孩子见到好看的东西时,可能会笼统地用一个“酷”字表达。这时不妨问他:“‘酷’是什么意思?‘酷’和‘漂亮’、‘好看’、‘帅’这些词语有什么不同?在什么情况下用‘酷’最好呢?你说‘酷’的时候,心里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几次下来,孩子在说话时就会注意他的用词。当他告诉妈妈:“这件衣服很漂亮,不过,还不够酷”时,就说明,他的思维正努力往准确、精细的方向发展。
让孩子每天画日记
画画是幼儿表达自己内心世界最直接、最乐意的一种方式。大多数孩子在学会使用清晰的语言之前都可以用画来表达自己。这一时期,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把每天的感觉、把一天中他觉得最有意思的事画出来。别去管孩子画画的技巧,要求他把画的意思以及为什么要画讲给你听就可以了。这对孩子的思维方式是一个极好的训练。
如果孩子从动物园回来,能在日记本里画出威风的大老虎、机灵的小猴子和憨厚的黑熊,就说明这几个动物在他的大脑中印象非常深刻。当然,你也可以拿着他的画饶有兴趣地和他一起编起故事。编故事的过程需要思考和想象,如果孩子有一本“画”出来的日记,那他同时也拥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最容易自由发挥的故事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