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岁幼儿智力和行为特点
语言发展新阶段
2岁婴儿语言发展再上新台阶,词汇量又一次爆炸式增长,婴儿用语言表达需求的能力更强了,有能力与父母进行交互式对话了。
与此同时,婴儿对语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愿意使用新词和妈妈对话。父母的赞赏,可极大激发婴儿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兴趣。
当婴儿说出一个新词时,父母表现出惊讶的神情,并适当赞许,这对婴儿潜能开发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个月龄的婴儿,说话的语序已经很少出错了,还会使用不少名词以外的词汇,如不能、受伤、知道、认识、喜欢、生气、高兴等。婴儿能说出不少完整的语句了,如“我喜欢爸爸”“小猫咪受伤了”“妈妈生气了”等。
独立性和自律能力
2岁的婴儿独立性不断增强,开始有了自律能力,并特别在意自己的感受。婴儿开始尝试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开始感受父母对他的情感。但由于婴儿的认知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当妈妈为了避免危险而制止婴儿做某件事时,婴儿感受到的可能是妈妈“不爱他了”。婴儿看到的是妈妈外在的表现,感受到的是妈妈“不友好的态度”。所以,当妈妈要严肃而坚决地制止婴儿做某件事时,首先要告知婴儿“妈妈是爱你的”,这样就会让婴儿的情感发展保持在良性轨道上。
喜欢帮爸爸妈妈做事
现在不能只是爸爸妈妈帮婴儿做事了,父母要教会婴儿帮爸爸妈妈做事,教会婴儿自己做自己的事,这样不但能够锻炼婴儿动手做事的能力,还能培养婴儿热爱劳动的品质。让婴儿参与日常生活中琐琐碎碎的家务事,也是开发婴儿潜能的方法之一。
手眼协调能力
婴儿手眼配合越来越好了,会很耐心地把带小眼儿的珠子一个一个穿成串珠。只要是婴儿想做的事情,几乎都要尝试着去做,尽管有时显得还比较笨拙,但婴儿不会气馁,坚持把事情做完婴儿开始凭借自己的想法,画一些有意义的图画,如月亮、太阳、苹果、香蕉;婴儿还会化解尴尬,婴儿画的香蕉黑乎乎的,妈妈问香蕉长得这样啊?婴儿则诙谐地告诉妈妈,他画的是烂香蕉。
锻炼婴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婴儿从2岁向3岁迈进,这个阶段最重大的进步,就表现在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上。把婴儿玩具放到高一点的地方,当婴儿想要高处的玩具时,妈妈不要马上就把玩具拿下来给婴儿,而是用启发的口气问婴儿,能自己拿下来吗?不要等婴儿回答,你紧接着说,我相信婴儿一定能想办法拿到它。这时,婴儿可能就会把小凳子搬过来,站在凳子上,通过让自己“长高”而拿到玩具。如果婴儿这么做了,父母一定要表扬婴儿,让婴儿尝到完成任务的喜悦,产生自豪感。这样愉快的经历,会激发婴儿更大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探索精神。
无暇顾及“小事”了
告别婴儿期,刚刚进入幼儿期的婴儿,尽管有了巨大的变化,但还能找到婴儿期的影子,婴儿还会不时地喜欢在妈妈怀里撒娇,用小手摸一摸妈妈的乳头,回味一下吃妈妈乳头的感觉。2岁的婴儿可无暇顾及这些“小事”了,婴儿有更多的事要做,有更多的愿望要实现,有更多的事情让他感到新奇,有更多让他感兴趣的事情,有了更强的探索和冒险精神。
强烈的自我意识
2岁的婴儿有了“自我意识”,最明显的特征是“那是我的”,想从婴儿手里拿到属于他的东西,可要费一番周折。
如果不想把他手中的东西给你,不再是把小手高高举起或藏到身后,而是义正词严地阻止你要他的东西。果果“手松”,无论多好吃的食物,多喜欢的玩具,只要有人要,无论是大人婴儿,他都会慷慨地递过去。这是为什么?难道果果没有“自我意识”?一个小妹妹要果果的气球,果果玩性正浓,哪里会舍得给妹妹,可妹妹哭着喊着要,果果默默地递给了妹妹。当果果把头转过来的时候,我看到果果眼里充满了泪水,果果不到3岁,正是“护东西”的年龄,他把自己心爱的东西给出去,是仁义使然。
需要讲明事情原委
婴儿会展示很多令父母惊奇的能力,好像什么都懂。有时婴儿也会“混”起来——违拗了他的想法,不答应他的要求等等。教养良好的婴儿,只要妈妈和他讲明事情的原委,他就会像个可爱的小天使,很快乐地接受妈妈的安排。
调皮的婴儿
婴儿动作之快,简直出乎妈妈意料。放在茶几上的杯子,还没等妈妈拿起来,站在妈妈身边的婴儿,会蹿到妈妈前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它撩到地上,看着摔在地上的玻璃碴,稍微一愣,很快就玩自己的去了,全然没有了以往的害怕。
听懂“不”的含义
2岁以前的婴儿,妈妈越不让他动的东西,他越要动,那是不理解妈妈的话,是由于妈妈的提醒,婴儿才走到东西跟前。
2岁以后的婴儿,可就不这样了,开始领会妈妈的话,知道“不”的含义了。如果婴儿没有听从妈妈的话,这可不是没有听懂,而是就想这么做,以显示他的能力。即使不爱活动的婴儿,到了这个月龄,也不会老老实实呆着不动。
极强的模仿力
这时的婴儿,有极强的模仿力,也有极强的模仿欲望,妈妈要干什么,他就要干什么。2岁前的模仿大多是后滞的,或许几个小时后,或许几天后才开始模仿妈妈的动作。现在不是这样了,马上就要行动。如果妈妈拿着墩布拖地,婴儿马上就要抢过来干,成了“小捣乱鬼”。可也有的婴儿喜欢自己玩自己的。婴儿的模仿力不但很强了,还可以模仿一些比较复杂的动作,如用锤子钉钉子,有时会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创造,不但像爸爸一样用锤子钉钉子,还可能用锤子钉其他婴儿认为应该钉的东西。
合作精神
婴儿开始喜欢和小朋友玩耍,但还缺乏合作精神,还不懂得和小朋友分享快乐。这是正常的,不能因此认为婴儿不合群。父母没有必要煞费苦心教育婴儿,如何与小朋友分享游戏;没有必要劝导婴儿慷慨解囊,把他喜爱的玩具或食物送给小朋友。这会让婴儿有“劣势”的感觉,对哭着喊着要东西的小朋友也没有补益,倒是怂恿了那位小朋友抢占别人的东西。如果婴儿从小朋友手里抢东西,没有必要用语言教育婴儿,婴儿还不理解妈妈的语言,妈妈只需说不可以拿小朋友的东西,然后把东西还给小朋友就可以了。有时,如果妈妈硬逼着婴儿把东西还给小朋友,常令妈妈懊恼和沮丧,因为婴儿就是不听从妈妈的话,甚至会因为妈妈的强迫而号啕大哭。婴儿就是这样任性,不能就此认为婴儿的品德有问题。
来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