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孩子自言自语的原因

乐清网_幼儿_早期教育_ 2011-05-15 转载自:乐清网

或许你曾有这样的发现,你的孩子单独玩得兴高彩烈时,会边摆动玩具边嘀嘀咕咕;或许你也曾面临这种情景,你的孩子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就不停地自问自答:“怎么,这不对……噢,是这样的。”对此,你不必感到惊奇,更不要去制止,因为这是孩子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自言自语。


自己对自己说话的现象叫自言自语。幼儿的自言自语多在46岁的时期出现,它是幼儿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由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过渡时所产生的心理现象。所谓外部语言,即语言的外在化,就是用于交流的语言,而内部语言则是一种不发出声音的,为自己使用的语言。在语言活动中,孩子首先掌握的是外部语言,再逐渐向内部语言过渡——独立思考。但是,由于孩子的语言调节功能尚未完善,还不能有效地控制发音器官的活动,所以在内部语言刚产生的时候,又会伴随着外部语言,表现为自言自语。

幼儿的内部语言有两种反映:一种是“游戏语言”,即在游戏和活动中对行动的“伴奏”,一面动作,一面嘀咕;另一种是“问题语言”,是在活动中碰到困难或问题产生的自言自语,常用来
表示对问题的困惑、怀疑或惊奇及解决问题所采用的办法。35岁儿童,“游戏语言”占多数,57岁儿童则“问题语言”增多。


我们应当认识到幼儿的自言自语是一种自然现象,家长要帮助幼儿顺利地渡过这个阶段。6岁以后这种自言自语的现象逐渐消失,如果有的儿童89岁时还常自言自语,那就要引起注意,可能是一种病态,需要到医院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