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付费阅读功能的申请条件及功能使用
近日,有媒体表示,微信公众号已经正式开启付费阅读功能,被邀请开通到的公众号在发文的时候,可以选择对原创文章内容设置付费,只有用户购买后,才能完整阅读原创文章。马海祥博客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号:mahaixiangboke)也在今天被邀请开通使用付费功能了。
其实再早今年1月15号的时候,微信公众号平台就已经开启付费阅读灰度测试(具体可查看马海祥博客《》的相关介绍),如今已经开始了大范围的邀请公众号开通功能了,细节方面,根据微信公众号平台的最新介绍,目前能够开通付费阅读的公众号必须已经注册3个月以上,近三个月无严重违规,并且发布了至少3篇原创文章。
在付费的定价方面,微信提供了1~208元范围内的35个档位,换句话说,最高定价只能是208元,并且价格也不能有公众号运营者随意选择。
微信此举,或许是为微信原创作者提供更多增收渠道。目前,微信订阅号作者的收入来源主要来自于读者赞赏、广告等途径,但读者赞赏属于自发性选择,也即读完全文后才可能付费。而付费阅读属于先付费、后阅读,指向更纯粹的付费阅读模式。
当然,微信订阅号付费阅读,最受人关注的还是买单用户能有几成?长期以来,用户观看微信订阅号文章,基本享受着免费蛋糕。如果订阅号开通付费阅读功能,用户对于微信订阅号文章的整体质量要求必然会同步提升。但对某些“标题党”文章,不知情用户为其标题而付费,结果读完后发现文章不值得。如此一来,用户的权益如何加以保障?
另外,有意思的是,由于微信公众号付费阅读隶属于苹果的软件内付费范畴,因此,在iOS上付费阅读将走苹果IAP支付通道,而安卓则是走微信内部的付费通道。看样子,“苹果税”是跑不了的了。
一、申请条件和功能介绍
有分析认为,微信公众号推出付费阅读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鼓励原创,也可以助长创作者的积极性,吸引优质创作者留在微信生态。但从用户角度来说,付费阅读也在无形中增加了一道心理门槛,这也许是微信仍在衡量当中的原因。
1、申请条件
● 公众号已注册超过3个月
● 近3个月内无严重违规记录
● 已发表至少3篇原创文章
2、功能介绍
● 开通付费功能后,文章分为“普通图文”和“付费图文”两种类型,默认为“普通图文”,可在编辑图文时切换为“付费图文”。
● 付费图文必须为原创文章,文章设置为“付费图文”时,默认一同声明原创,若原创声明失败,文章则不能以付费图文形式群发。
● 付费图文暂不支持转载和插入广告。
● 内容群发后,文章价格、试读比例、前言等参数及设置均不可修改。
● 用户未付费前可免费阅读前言和试读部分,留言只可查看;付费后可阅读全文、写留言。
● 用户支付的金额有一定的结算账期和渠道抽成(支付渠道不同,账期和抽成不同),平台后续亦可能收取技术服务费,具体以后续公告和付费功能页面信息为准。
3、声明
● 你在使用付费阅读功能过程中,必须同时遵守微信公众帐号以及微信支付相关的各项协议、规则,包括但不限于《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协议》、《微信公众平台付费功能服务条款》、《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
● 如违反相关规则,腾讯有权不经通知随时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屏蔽,并视行为情节对违规用户处以包括但不限于警告、限制或禁止使用部分或全部功能、服务暂停直至终止、延迟或停止结算、冻结或划扣相关款项等处罚。
二、付费功能使用说明
很多初次开通公众号付费阅读功能的自媒体人,使用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关于平台付费使用的问题,比如:发表付费文章后,如何查看文章的付费情况?付费内容得到的收益如何给到公众号或作者呢?所以在此也借助马海祥博客的平台跟大家分享一下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官方解答:
1、付费功能介绍
开通了付费功能的公众号,运营者可以在编辑时对原创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内容设置收费。对于付费图文,用户未付费前可免费阅读前言和试读部分;用户付费后方可阅读全文、留言。
2、如何发表一篇付费文章?
步骤1:你创作内容后,在编辑底部设置区选择图文类型为 “付费图文”,根据指引设置作者、付费金额、前言等。
步骤2:设置完成后,编辑器里会出现试读设置模块,你可通过直接修改比例数值或上、下按钮调整你付费文章的可试读区域。
你可通过预览在移动端体验内容未付费的效果,预览状态下点击付费按钮,无须付费即可体验用户付费后的效果。
步骤3:确认无误,点击保存并群发,通过原创校验后付费设置才会生效,文章会以付费形式群发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
相比于普通图文,付费图文有以下几项要求:
(1)、付费图文是必须为原创声明文章,文章设置为“付费图文”时,默认一同声明原创,若原创声明失败,文章则不能以付费图文形式群发。
(2)、 付费图文暂不支持转载和插入广告。
(3)、内容群发后,文章价格、试读比例、前言等参数及设置内容均不可修改。
3、订阅号付费内容支持非中国大陆区的苹果用户购买么?有的海外用户购买会提示支付不成功或者支付金额跟作者设置的不一致。
目前已支持港币、台币、美元、日元、新加坡元5种外币支付,其他币种后续会尽快开放支持。根据苹果内购规则,每个价格等级在不同地区对应的金额不同,并非根据汇率转换,如1篇定价1元人民币的付费内容,在港区的用户会展示8港币,美区用户是0.99美元。
4、发表付费文章后,如何查看文章的付费情况?
你可在左侧导航栏-付费功能里查看公众号整体的付费数据以及单篇文章的付费情况,后续会在此补充更多有价值的数据。
5、通过付费内容得到的收益如何给到公众号?
公众号收入=原始收入-渠道成本-个人所得税(若有)-委托代征的增值税(如果超过起征点且公众号主体为自然人的情况)
什么是原始收入?
Android用户通过微信支付进行付费,iOS用户通过苹果IAP支付进行付费,用户支付产生的总流水为原始收入。
什么是渠道成本?
用户支付的金额有一定的结算账期和渠道成本。
Android:每月中旬会结算上一个月来自Android的可结算收入,来自Android的收入暂不收取渠道成本。
iOS:平台会配合苹果公司的结算日历(见下图),延迟三个月进行结算,例如,2019.12.29-2020.2.1的收入,会在4月份结算给公众号。据苹果公司规定,其渠道成本约为原始收入的30%。
(苹果2020年结算日历)
结算完成后,归属于公众号的收入将汇入你开通时填写的银行账户。
6、委托代征的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如何计算的?
增值税:
对于主体为个人的公众号,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个人劳务费支付且单笔结算金额超过人民币500元(包含500)时,平台将根据结算金额为个人代征其增值税。
增值税 = 结算金额 / (1+3%) x 3%
个人所得税:
对于主体为个人的公众号,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平台需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若(结算金额-增值税)不超过800元,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
若(结算金额-增值税)不超过4000元,应纳税所得额 = (结算金额-增值税)-800元;
若(结算金额-增值税)超过4000元,应纳税所得额=(结算金额-增值税)x (1-20%);
个人所得税金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如:
结算金额为2000元,增值税=2000/(1+3%) x 3%=58元。
由于结算金额-增值税=2000-58=1942元<4000元,应纳税所得额=(2000-58)-800=1142元,个人所得税金额=1142×20%-0=228元。
7、如何查看结算后收入的到账情况?
收入到账情况将会在2月份开放,届时可在付费功能界面查询已结算收入的到账情况。
8、如何创作一篇更适合自己粉丝的付费内容?
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付费,有些内容类型读者忠诚度更高,对付费阅读接受程度也就越高。我们梳理了一些场景,帮助原创作者更好地创作适合自己的付费内容。
(1)、连载类付费内容
如小说、纪实文学、历史事件分析等领域。此类内容较易培养读者长期连续阅读的习惯,也受付费网文环境的影响,用户的付费意愿较高。
(2)、知识传承、答疑解惑、咨询类内容
如医疗问诊、心理咨询、买房卖房咨询、育儿知识等共性案例的回答,内容本身也多为较为专业的知识内容,用户有明确的希望解答的方法和策略,付费意愿更稳定。
(3)、多媒体稀缺混合内容
如有创作剧情的漫画、稀缺类视频、专栏类音频等,也可以作为付费内容的一部分,一起提供给付费用户。
(4)、个人强IP属性的内容
公众号生态里的付费很大一部分是粉丝对作者的认同和肯定,因为喜欢作者而付费,把自己更人格化个人特色的内容通过付费来传达,带上给到用户的彩蛋期待,也是生态里的特色。
9、付费功能的运营规范
好的内容创作者,值得更好的受益,平台愿意为优质的内容创作者提供付费功能,让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
如果公众号利用付费功能进行赌博、募捐、抽奖、荐股等违反《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的行为,平台将依据规定进行相关处罚,处罚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禁止文章继续收费、封禁公众号的付费功能、冻结公众号未结算资金等。
马海祥博客点评:
目前订阅号呈现典型的“二八效应”,大量订阅号读者数量少、打开率低,这恐怕就是微信推出付费阅读、试图激活作者创作积极性的原因所在。但也要看到,由于微信用户总量增长进入瓶颈期,微信订阅号作者需要争夺存量读者。对于大号而言,本身具有庞大的用户数量,日常赞赏用户也维持在相当量级,如果改为付费阅读,只要付费标准设置合理,以往赞赏用户可能会愿意为此买单。但对于小号作者来说,这一权限不过是看上去很美。他们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通过内容运营吸引更多新增读者,而不是付费阅读。因此,付费阅读模式对现有微信订阅号格局改变不大,可能成为少数大号作者的专用权利。
另外,微信创始人张小龙曾透露,除付费阅读功能外,微信公众号在今年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要向短内容发力。他表示:“公众平台群发的内容并不是重点,应该是各种各样的形式的内容都应该是可以的,如文字,图片,视频等。”
业内普遍猜测,一旦公众号推出短内容,可能会吸引更多普通用户加入到内容创作者的队伍中来,或将成为微信生态在今年最大的变化。